净空法师:助念要如法,要是不如法这个麻烦就很大

「更下则如《观经》所说恶逆之人,临欲命终,得聆圣教,至心悔改,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故云十念必生也」,这是《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十恶五逆这种罪业,这经上讲的堕阿鼻地狱,大恶不赦,他在临终的时候,要是遇到一个念佛人劝他念佛,他真心悔改。能做到真心悔改,那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这一生没修善,十恶五逆,临终回头,真正悔改,念阿弥陀佛念十声断气了,也能往生。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说的,这个法门太殊胜了。下面老居士给我们说,「行者应知」,这个行者是念佛人,一定要知道。「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一直到临终最后一念」,这叫一向专念。「而其关键实在最后」,最重要的是在你临走的那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你才能往生,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念是阿弥陀佛。所以助念就很重要,重要在哪裡?助念就是唯恐他最后一念忘掉了,我们用这个方法提醒,让他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他就决定往生。不管他这一生念佛的功夫怎么样,最后一念太重要了。人在最后一念往往没有把握,烦恼习气起现行,这个机会就失掉。念佛念一辈子,到最后一念他心裡有牵挂也不行,这些事情我们都是亲身看见过的。

下面举这个例子,「如上说恶逆之人」,就是十恶五逆这种人,「十声念佛」,他只念十声,「第一声是初念,第十声则命终」,这也算是「从初发心直至命终均在持名」。这个人的福报太大了,一生作恶,临终遇到善友,他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本来要堕落阿鼻地狱的,从阿鼻地狱,你看看,把他送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所以他符合一向念佛的宗旨,太殊胜了。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这个事情是有,很难得、很稀有。所以我们念佛人千万不要有侥倖的心理,我现在做一点坏事还不要紧,临终我还有办法,我还来得及,那你就错了。起这个念头那是无比的恶念,要钻阿弥陀佛本愿的漏洞,这个是太可恶了,这是决定不容许的,所以这个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人要老实、要诚恳,不能有一个恶念,有这个恶念就不好了。

「反之,如有人念佛数十年,或于最后阶段,轻视持名而改行他法,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未能念佛,是则不名一向专念」。这个事情我们也看得很多,真有,不但有,很多。到临命终的时候,他对于这个世间有留恋,最大的留恋是亲情,习气最重。所以古大德在《饬终须知》裡面告诉我们,就是送往生,送往生这个人快要往生的时候,最好他的家亲眷属、他的儿女,不要让他看见,为什么?看见他就动心,这一动心就坏了。所以让他的佛友,念佛的同修来照顾他,来送他往生。他往生之后,家亲眷属才进来,而且一般断气之后八个小时,家亲眷属才可以进来,他神识离开了,怕扰乱他。真正往生,一断气就走了,那往生快。有的人凭助念,他断气他并没有走,他灵魂还在身体的附近,这个时候念佛的功德是非常非常之殊胜,让他声声都听到佛号,最后也跟着佛号走了,这个好。要知道,念佛送往生的很多,许许多多往生真的是要靠助念,所以助念要如法,要是不如法这个麻烦就很大。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十六集)2010/4/30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冤枉生气

净空法师:冤枉生气

譬如现在很常见的事情,你的朋友向你借钱,借了一大笔钱以后赖帐不还你了,你一看到他就生气,一生气就堕一层地狱,再一生气又堕一层地狱,你说你不是冤枉吗?你如果看到他,...

用慈悲之心育才何愁不枝繁叶茂

用慈悲之心育才何愁不枝繁叶茂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佛后,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负责园艺的僧众人称园头正埋首整理花草。  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

煮云法师:佛教报恩孝亲谈

煮云法师:佛教报恩孝亲谈

佛教报恩孝亲谈 ——摘自《煮云法师讲演录》 煮云法师 在未讲正题以前,首先对诸位说明,社会人士对佛教有一种误会。这大概是唐朝韩愈引起的,因为他着了一篇《...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

妙祥法师:什么是附体?如何治疗附体病?

妙祥法师:什么是附体?如何治疗附体病?

比如我们大家平时经常说的,大仙附体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被大仙附体了,到某一个民间的医生那儿去看,或“大仙”那儿去看,或到某些寺院去看。说你有众生附体,冤亲债主跟着...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我们都很熟悉的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是赞叹释迦牟尼佛祖为我们人间带来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