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我愿做那一束,引领有缘众生彻底告别

各位弟子以及亲朋好友们,感谢大家的祝福和问候🙏🙏🙏

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大多数人会感叹年过半百之后对于生命长度递减的恐慌与不确定感,在心理层面也会出现更多的面对生、老、病、死现实问题的不可逃避和必须直接面对的局促不安。如果说到了年过半百的年龄,再谈轮回之苦,再谈生老病死,再谈轮回中众生的苦,一点都不会苍白,而且更为现实和具体。

每个年龄段都像一个分水岭,所谓的知天命,明白的人会知道生命的必然规律和不可逆转性;若是懵懵懂懂的人,则会在面对生命递减的现实问题中,有更多的无奈与迷茫。

可是,大多数时候,因为福报与缘分的关系,很多人即便已过完此生,也无法“解码”生命的奥秘,更多的则是带着对于此生的遗憾和更多的无法解忧的苦恼与痛苦,匆匆而别。

“知天命”的年龄段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就受佛法感召的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时间节点,更多的则是在此一生,都在感悟生命的真谛,和真正“解码”生命的奥秘及轮回的本质。为了芸芸众生,渡人也渡己。

如果说,回首一年做个总结性的感悟——便是,无常、无常、还是无常。很多人感受到的痛苦,其实只是自己的所感和体会个人的所惑。

从我的角度,此生都在体会更多人或更多有缘众生的痛苦,这是一个范畴的概念。真的因为看到了太多的无常,也看到了太多人面对无常时的惊慌、无奈和无助。

我想要帮助大家的方式,或送给大家的肺腑之言,就是,如果此生能拥有这么好的福报和缘分,能因为佛法的力量,在面对无常、面对生老病死等等这些现实又具体,而且是根本无法回避的轮回本质问题时,大家能有一些认知,能有一些准备,也不至于在一生乃至多生都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迷茫之中。

因为愿力,让我的此生不是在感知自己的“天命”,而是努力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众生,能从一开始,或更早的时间,而不是到了年过半百,或是真的在生命进入最后倒计时,把佛法当成“救命稻草”。

当然,如果佛法在我们心里能有“及时雨”的作用,也是一种慰籍。可是,真心的希望,佛法的力量与我们每个有缘人或有缘众生的心中,都能起到质变的作用。

因为佛法,让我们敢直面无常;因为佛法,让我们敢直面生老病死;更因为佛法,能让我们真正体会,轮回的无用,而因此不为驻留轮回,而造业,而苦上加苦,而无解脱之日。

其实每一年都要亲见或耳闻,弟子们、朋友们、有缘的人们因为无常,此生就此而别。感伤是有的,感伤之后的动力是更足的。因为,在生命尚存的所剩时光里,使命仍在感召于我。

为了仍在的有缘众生,为了已别的有缘众生。佛法之光,需要经久不息的被传递,慈悲之心、慈悲之行,需要源源不断的被传承、被结缘。

虽然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可是一个个渺小的个人力量,如果被凝聚,就是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光。无论这种慈悲之光能照亮多少众生的无明之心,哪怕是一个,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倾注全力,作那个,能引领有缘众生从轮回解脱的“一束微光”。

我的动力很多时候也源于大家共同的携手努力,在看到现如今讲修学院众多僧众们对于五部大论和五明的修学更为进步,也看到众多在家弟子们对于佛法精进而切实的闻思与修行,真的深感欣慰。

看见我们的昌列家园,建设工程也在日臻完善,真心随喜赞叹大家的奉献与发心。

“一束”慈悲而无私的“微光”如果能为轮回之苦的“黑暗”带来一丝明亮或温暖时,如果大家都能齐心当那“一束束微光”,为自己也为众生驱逐无明的黑暗,想必,不管是否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或是已过半百,或是年近耄耋之年,我们也不会恐惧、也不会彷徨,更不会迷茫……而是能无恐无惧的,直面轮回之苦、直面无常、直面生老病死,坦然的走完此生,或是彻底告别轮回。

再次感恩大家的祝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此生中都能做个有爱而无私的人,这是能让我们内心少一些痛苦,而多一些快乐的最好“礼物”。

嘎玛于2019.12.24

 

点我:

相关文章

【四圣谛】佛教的四圣谛是什么?

【四圣谛】佛教的四圣谛是什么?

四圣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四圣谛释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即是真理。“圣谛”是圣人...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4、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4、海尘劝请众生发心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过去,佛陀曾是位居士,他与五百商人一起出海采集珍宝,数月之后,采了满满一船。可就在返航途中,船只遇到了风浪,天空电闪雷鸣,云集而来的海神围在船舷四周,好像城墙一般...

最最简单的施食方法

最最简单的施食方法

不必召请的简易施食法:依《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准备一个杯子,装八分满的水和七粒米(生熟皆可,不可少于七粒,可多。若没米,可用块面团、几根面条、一块饼干等代...

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世尊和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漫步,见一生病比丘卧身粪秽无人扶助。  佛陀上前问道:“比丘,汝患何疾?”  该僧答:“弟子肠胃不适,世尊。”  “有侍者否,比丘?”  “无有,世尊。”  “诸比丘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C 12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C 12

1224经、1225经:此二经为天帝释引导诸众信人等归信佛陀并供养众僧。 在佛陀住世的年代,各种外道学说十分盛行,于是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派。无论在中印度的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