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心不平静,是谁造成的?

导语:因为我执,八种业风,随时会让心动荡不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面对八风的能力,少点执着,多点智慧,才有可能不随八风飘荡。

心与外界接触时,会不断生起念头和情绪,就像海浪一样翻涌。但无风不起浪,心海生起了浪花,代表有风在吹,那什么是风?就是感官对外在的认知感受。八种最典型的业风,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利,是利益、得到。衰,是衰损、失去。毁,是毁谤中伤。誉,是声誉。称,是称赞。讥,是讥笑嘲讽。苦,是身心遭受痛苦。乐,是身心感到快乐。这八种业风随时都会吹来,让我们的心动荡不安。

我们都想得到利益,期望被人称赞,能够享有名誉,快乐永远相伴。同时,我们都不想遇到衰损,不想被人讥讽,不想被人毁谤,更不愿遇到痛苦。相反的,我们却希望怨敌或不喜欢的人,会失去利益、称赞、名誉、快乐,或是会遭遇衰败、讥讽、毁谤、痛苦。虽然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或是碍于面子,不敢明目张胆说自己开心,但心中就是有种窃喜。

不管是高官名流或市井小民,都喜欢被人称赞。即使知道别人的称赞是谎言或言不由衷,还是会很高兴,甚至信以为真。而被人诋毁批评,或是被指出毛病缺点,不论是真是假,基本上没人会乐意接受。人们常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但真正能接受批评的人很少。尤其被人诋毁时,情绪就会低落沮丧,甚至大发脾气。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我执,而让傲慢心受到打击了。

如果是不喜欢的人被大加赞赏,你就不太高兴了,觉得特别刺耳,甚至认为是在羞辱自己。即使别人称赞的,是和你不相干的人,心里也会非常不舒服。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嫉妒心作祟,心量小到容不下别人被赞美。

事实上,同样的话语,如果没听到,心情根本不会受影响。可是,这个风一旦吹进耳里,就会生起心浪,不再平静。心不平静,是谁造成的?根源还是主意识,因为过度的自以为是,一旦被挑战时,就会觉得受伤害了。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军官一直想升少将,努力了很久,直到退休还是没当上将军。退休的第二天就病倒了,在医院治疗了好几个月,都没康复。他的一个老领导,在退休前是个将军,听说了这件事,就去医院看他。

老将军看到他躺在病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就说:“你就别在那儿装蒜了,什么上将、中将、少将,退休了都只能一起搓麻将。”没想到,他听了这句话,立刻释怀,第二天就出院了。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情绪可以强大到让人一病不起。

千万不能小看世间八风的危害。还没遇到对境时,我们会以为自己面对赞美与诋毁,遇到得与失的时候,可以做到如如不动,不受影响。事实上,我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当自己在乎的价值被挑战时,那种冲击会超出预期,我们只能随着业风而波动,甚至做出不理智的反应。

当然,要做到完全不在乎,心情不起一丝波澜,对我们也不太可能。不过,要尽量学会坦然面对,尤其学佛之后,多一点智慧,少一点执着,就会轻松一点。

 

点我:

相关文章

【放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佛教说的放下?

【放下】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佛教说的放下?

放下(佛教解释)  放下,是指把握着﹑提着或负载着的物件从高处放到低处或者是搁置;停止进行。放下,现在不单单指行为上的放下,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  佛教的放下是指放下心中的执著。金刚经中的“心无所...

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得身心轻松大自在

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得身心轻松大自在

一切放下,身心现在人讲轻松,我们佛法里面讲得大自在,你就入境界,得大自在是自受用,是你自己的享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今天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这些东西常常...

嘎玛仁波切:“随缘”不是“随便”,所谓的宿命是

嘎玛仁波切:“随缘”不是“随便”,所谓的宿命是

了烦脱俗 连载卷七 完满的境界清净的信仰,这在佛教,尤其在密法里是很特别的境界。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的,那么你看到的一切将会是清净的;如果你看到的是脏乱的,表示你的心...

达真堪布:有多少钱才够呢?

达真堪布:有多少钱才够呢?

有的人想:我只要钱够了,就不会产生痛苦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即便整个大地上的所有财富都归你所有,也不能让你满足。人的贪心、欲望无止境,拥有的越多就越贪。刚开始身上...

净空法师:你所掛念的人、你不放心的人、你想照顾

净空法师:你所掛念的人、你不放心的人、你想照顾

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莲花化生,我们的灵神离开身体,就坐在莲花裡头,莲花就合起来了。阿弥陀佛把这个莲花带到极乐世界,还放在七宝池裡面,莲花一开,这个人身体变了,...

净空法师:读经的时候什么念头都放下,专心去读,

净空法师:读经的时候什么念头都放下,专心去读,

世间的文学作品,好的东西,你读了一遍,还想读第二遍,这就是摄受的能力。你看一般的报纸杂志,看一遍,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这个摄的能力没有,你不会想去看第二遍。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