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幸福请拒绝婚前性行为

博主按:有些人以为,抱着结婚的目的,谈恋爱时发生性关系,两人以后肯定结婚就不算邪淫。孰不知婚姻是上天赋予人的生活方式,婚姻是神圣的。婚姻关系是各种人伦关系、道德礼仪的基础。古代人的婚姻要拜天地,让天地、神明为婚姻作证;西方人则手按《圣经》对神发誓“终生不离不弃”,这都是在让自己的良知和幸福受到神灵佑护获得大福分的做法;而现代人对婚姻、对性很随便,所以他的幸福和健康已经得不到保障了,自己在毁自己的福分。

也许,说出此话,有人会嘲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这么保守。其实,该坚持的,我们还是要学会坚持。

婚前的同居,并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也不能给我们什么保证,有谁能保证与男友同居了,这一辈子就能幸福快乐的生活?

往往不但不快乐,还导致了许多的不幸。

请别相信别人在你面前说的什么时代不同,现在开放不要再那么保守此类的话,这无疑是将你推向深渊的一个方式。

我们看过,婚前同居之后,夫妻关系往往不能很和睦,丈夫当一想起妻子与人同床之欢,他的心怎么承受?也许你认为这没有什么,但当你想到丈夫心里一直念着其他的女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我们不懂得去爱自己的另一半时,如何要求对方来爱自己呢?

保持自己的贞洁,对对方也是一种尊重。

婚前同居并不能证明你爱他,不要相信男友说的,你爱他要把你的身体给他,你是否会记得,当一个男人真正疼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舍不得让她受到任何的伤害,这种爱是由内心生起的,是一种呵护,他不可能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让你的将来面对众多人的指责与嘲笑,甚至,他连碰你一下手指头,内心都有所惶恐,这是一种爱惜。

当你能找到那位爱你,愿照顾你一生的男人的时候,在结婚的那晚,你再献出自己吧。

又何急于一时呢?

可是当自己不能坚守,真正遇到那位你想好好珍惜的男人时,你已失去了贞洁,你的内心会很痛苦,因为你已无法将你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他。

所以,请你将自己的第一次,留给那位愿意照顾你一生的人吧。

身为男人,要知道,女人有时比较傻,爱上一个人之后,常常会失去理智,要她怎么样她就怎么样,骗骗她,她就信了,像这样纯洁的女生,怎么忍心去伤害?更何况,神目如电,人在做,天在看,我们的所想所作所为都被冥冥之中的力量详细记载着,我们的所想所作所为决定我们今后是有福报还是要承受恶报!

当自己不能负担人家一生的时候,还是请止步吧,这也是为人的一种道义。

想我们自己,是否能照顾好自己,是否能担起一个家的责任,可不可以为人父?可不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自己都无法照顾好自己,还让父母操心,甚至衣食都要靠父母的供给,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你怎么去养你的孩子?

将孩子打掉吗?

当那个小生命出现的那时起,你就是他的父亲,父亲杀死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一时的欲望,孩子却什么也不知道,就出现在这个世界,却连睁开眼的机会都没有,又被父母杀死。自己在做些什么呀?自己真的知道吗?

男子汉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怎么会连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控制,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却伤害那连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的孩子?

而同居,带给女友的又是什么?

当止则止,不要越陷越深。

曾经的错我们无法弥补,但从现在开始,要看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要知道自己的份量,能承担多少的责任。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父母的栽培?是否对得起自己?

自己做的,到底是在给自己创造幸福的阶梯,还是在把自己推向深渊?

放纵,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人生也不会充实,甚至会感到无所适从,感到空虚,无聊,因为方向已经错了,当踏着错误的路去走,会越走越痛苦。

该回头的时候,就回头吧。

过去的事,让它过去,从现在起,给自己一个崭新的人生!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大家为什么要求受三皈依?

大安法师:大家为什么要求受三皈依?

大家为什么要求受三皈依?这是在无量劫轮转的过程当中,善根的发露,了解到人生的苦空无常,知道本具的佛性,有修道成佛的愿望,才来求受三皈依的。要把了生脱死,求生极乐世...

宣化上人:修行的人,为存留智慧之水,善于修禅定

宣化上人:修行的人,为存留智慧之水,善于修禅定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

开悟的奇特机缘:这位大师因这首艳诗悟道

开悟的奇特机缘:这位大师因这首艳诗悟道

  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  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  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一天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

【神通】是什么意思?佛教神通怎么修来的?

【神通】是什么意思?佛教神通怎么修来的?

神通(佛教解释)  神通,佛教术语,梵文的意译。神:心念;通:通达。神通即于心念通达,能于己念不著不动又分明了知,并能以己心观照他众心念而不染。  能观一切六道诸有心念而不染称作天眼通;能知何心念是善...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嘎玛仁波切:内心充实富有,就不会被欲望和财富所

导语:人的幸福指数和拥有多少物质没关系,关键在于知足与否。从小到大,随着我们能力的不断增长,欲望也随之越来越膨胀,身心也越来越疲累。向外看的眼睛,永远找不到快乐的...

让财神爷光顾你家的小巧门

让财神爷光顾你家的小巧门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