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幸福,有没有犯以下错误

很多人婚姻不幸福,有的是命定的,更多的是自己“作”出来的。三分天命,七分在人。自己不惜福,肆意挥霍,再大的福也经不起折腾的。下面谈谈对婚姻损害比较大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是邪淫,这一点对于婚姻损害最大。邪淫包括婚前的过度放纵,婚后出轨,传播及过度阅览色情内容,非正常及太过的性行为,比如自慰等。什么福分都是有定数的,感情之福同样如此,用掉一分就少了一分。婚前的放纵会大幅度消耗婚姻方面的福报,有可能是得不到佳偶,即使得了佳偶也会相处不好。当然也见过放纵之后而得佳偶的,这是各人的福报不同。富豪可一掷万金而不伤其本,贫穷的人,缺几百元钱都会要了他的命。

有一些女孩子说了,年轻时好好疯一下,玩够了再找个好男人嫁了。事实上是,你疯够了,感情的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没福之后,好人碰不上,再碰到的人都是人到极品无下限。就算侥幸找了个好人,也会相处不好:“都是好人,可我们不适合”,“他对家人、亲朋甚至陌生人都仁至义尽,为什么单单对我不好?”性格因素之外,与自己的福报不够是有绝对关系的。没有了感情之福的人,剩下的婚姻是没有好运而言的。有句江湖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然也有人能举那么几个反例,但人家那方面的福报非常大,她浪费得起。你感觉你的福报也大到可以任意挥霍的地步吗?婚后的出轨,不管做得多隐秘,必然会对婚姻造成种种问题,两人自然就会形相近、心相远,多半生出种种矛盾。婚姻福报重的还好一点,这方面福报轻的,很容易就此彻底毁了婚姻。还有一样损害婚姻的事,就是自慰太多。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感情不顺,恋爱不成,婚姻不如意。同时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不自信,记忆力差,不受尊重,被人轻贱,做事种种不顺。二是堕胎。一般堕胎之后,男女关系就会很快平地起风波,乃至急剧降至冰点,重则导致分手或离婚。这是业力所致,身不由己的要吵要闹,事前什么样的保证都没用。

三是不孝。包括对父母及公婆或岳父母的不孝,这一点我在生活中及推命中屡见不鲜。不孝会严重损耗人的整体福报,本当大富贵会削减为小富贵,本当温饱会削减为衣食不周、穷困潦倒。天底下的事,没有比不孝更损福报的。这种福报的损耗是全方位的,自然会波及到婚姻。四是轻率的态度。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以为婚姻像件衣服一样可以换来换去,不知离婚对未来的影响有多大,尤其是对女性的影响。离婚前想得很傻很天真,离婚后才发现,现实的各种艰难,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很多时候,婚是可离可不离的。大运或流年不对时,比如流年中夫妻宫被冲,或大运伤夫星或妻星,多半会在那一阵子吵得天翻地覆,但多半过了就好了。这种情况,一轻率就玩完了,忍忍也就过去了,不好的年份一过,什么事没有了。我有个表哥,两口子也是有半年疯吵,水火不容,日子过不下去了,去办离婚手续,我大表哥是那单位的,给压住了。回头给他们算个八字,就是流年的问题,劝我那表嫂忍让了半年,过完年又见他们小两口亲亲热热、勾肩搭背在街上逛。

还有的人,以前好好的,到了某些年份,突然变得不可理喻、不近人情起来,让人不由恨自己当初怎么瞎了眼,没看出他是这么个人。实际上哪一年该是怎么样的心性、怎么样的行为,有根命运的线在暗中牵引的,平常人很少有人能摆脱命运的控制的。这种情况,就是短期的心理疾病了。身体会犯病,心理也同样有犯病的时候。命中注定的流年过去了,病好了,事情也就过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

传喜法师: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

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2008、10、12 ——在保定为居士开示  你要相信,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希望的。但是有时候会想不...

宝珠从哪来

宝珠从哪来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是吗?’  佛陀并没...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嘎玛仁波切:对面无数人验证过的道路,只需脚踏实

嘎玛仁波切:对面无数人验证过的道路,只需脚踏实

导语:拿到新手机,先研究手机的程序如何开发出来的,还是直接学习如何使用?佛陀的教法,两千五百年来已有无数高僧大德用自己的成就验证过,作为初学者只要跟随着前人的成功...

听经一席免堕犬胎

听经一席免堕犬胎

  宋朝时候,苏州有个朱进士,从来没有听到过佛法。一天,在游虎丘山时,听佛印法师讲金刚经,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时,心里甚为高兴,因此就想研究金刚经的要义。  有...

大安法师: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大安法师: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观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