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会严重损耗婚姻里的福份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

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之所以能结婚在于福分是对等的,当然这个对等,不一定是完全对等丝毫不差,是在一个范围之内,有上下活动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薄,厚的人这个允许的范围相对较宽,薄的人允许的范围相对较窄,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对得上缘分。任何一方做了有损自己福分的事都会影响到婚姻缘分,所以自己的行为很重要。婚姻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福分,因为我们从中获得了快乐,福分都是消耗品,就像寿命一样,消耗完了就没了,所以有的人会离婚,因为他们这方面的福分消耗完了。正是这个原因,婚前任何伤害到婚姻福分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姻缘,比如自慰,在自慰中感受到了快乐,就消耗了福分,自慰的越多,福分消耗的越多,同样的婚前性行为同居,看低俗小说光碟,粗言秽语,这些让人能获得快感的行为都会消耗婚姻方面的福分,当然各件事消耗的福分是不等的。当自己的福分损的太多的话,超出了姻缘的那个对等范围,本来有的缘分,也就不对等了,也就断了。而在婚姻中的人就容易离婚。婚前同居性行为是很损姻缘的,很多人以为没事,是社会风气,其实是有害的。很多人婚前同居性行为,然后同样的两个人也能结婚,那是因为他们本来有这个缘分,福分对等,婚前同居性行为降低的福分也是对等的,所以还是会结婚,但是两个人的福分都是损的,如果他们婚姻缘薄的话,婚姻是很不容易保持的。但是假如婚前性行为的对象不是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这个损失就大了,因为自己的福分损了,而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没损,就不容易对等了,这个缘分就容易断的,婚前性行为是最伤姻缘的,当然一些个人行为,比如自慰也是很伤姻缘的。当然还要看两个人婚姻缘的厚薄,两个人婚姻缘真的厚,两个人有几世的姻缘,那也经得起消耗,但是是损的,就有的两个人几世的姻缘,由于婚前太过放纵,连婚都结不了就把福分消耗光了。所以婚前性行为,自慰,看低俗小说光碟,传播色情方面的东西,这些行为都是损福气损姻缘的。

当然自己的缘分受损了,断了,也是可以补救的,就是想办法去修补这些损失的福分,首先就要在私生活方面管住自己这是根本,一定要从内心去忏悔自己曾经的过错,假如内心没有忏悔之意,补救的效果也是不大的,网上有很多忏悔方面的文章可以参考一下。同时多去劝别人远离邪淫,多去传播这方面的文章,帮到别人远离邪淫自己会相应的增加福分,帮得越多增得越多,多去举报色情网站,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增加自己的福分,自己的福分越多,可能和您结合的另一半福分就越高,当然私生活方面管住自己是根本,没有这一点,其他的很难起作用。感觉自己缘分断了或者要求姻缘,可以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可以安排姻缘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福分对等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只是很多没有这个缘分去碰到,多拜多念观世音菩萨,菩萨会安排这样的缘分,平时没事了,就多念观世音菩萨,一定要多念,念到心里去,那样菩萨才能感应到。就像我们在外地的人念自己的母亲一样,念得诚了多了母亲也可以感觉到的,念菩萨也一样的道理。只要您诚心去念去拜去求,结合着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可以求到。恭敬诚心是最重要的,不在于钱多少,烧香多少,而恭敬诚心在哪里体现呢,当然拜菩萨的时候一定要恭敬要真信有这个力量。还有就是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真正弃恶向善了,这叫真的恭敬诚心。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一味的拜菩萨,烧香捐钱,却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不到真正的恭敬,所以就不怎么灵了。有的觉得灵了,也很多是自己命运中本来有的,而不是求到的。

当然在婚姻里的人也一定要珍惜这些福分,不要太过放纵,沉迷,因为都是在消耗福分的,越放纵消耗的越多,福分少的就容易离婚,就像国外提倡性开放,而他们的婚姻是一塌糊涂的,而现在我们很多夫妇到了40几岁就相互厌倦了,索然无味了,也大体和性观念开放有关。而相敬如宾的婚姻是最容易长久的。持续放生者,受佛菩萨、天地一切神仙赞叹护佑,功德无量,必然有求必应。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的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一切冤亲债主及其六亲眷属离苦得乐,福慧增进;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我:

相关文章

孝顺的高境界,是和颜悦色

孝顺的高境界,是和颜悦色

对现在的老人来讲,这是一个异常孤独的时代。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子女多在外打拼事业,一年可能都回不了几次家。我们所理解的孝顺,就是赡养父母,给父母吃好吃的东西,买...

学佛人要学会像大海一样,宽容别人!

学佛人要学会像大海一样,宽容别人!

我们对天灾人祸要学会忍耐,对自己的清苦一生要学会忍耐,学佛当中讲究忍耐,你就能够超脱苦海,因为忍耐是学佛人的基础。在佛法上讲,忍是出离苦海的最妙法。忍耐能够修成戒...

蔡礼旭老师: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

教育没有小事 吃饭的智慧蔡礼旭老师像走路,走路是小事还是大事?可能在我们的感知里,它是小事。但是走路对一个孩子心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它并不是小事。《弟子规...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什么“乃至十念”就能获得往生 讲解:纯祥法师 本愿是我们今生的强缘 佛教的力量远远的超过其它教化的摄持力,进来了是很难出去...

信愿法师:临终生信安详往生

信愿法师:临终生信安详往生

【念佛感应录】临终生信 安详往生邻居苏家老太太是家母生前往来数十年的好朋友,年纪约小家母8、9岁。7年前高龄95岁的家母,临命终时,在家人与莲友庄严的佛号声中,安...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佛系”随缘,是我们经过努力

嘎玛仁波切:真正的“佛系”随缘,是我们经过努力

佛陀是梵文的发音,意思是觉悟者。所谓的觉悟,就是他的潜能开发到了完美的境界。释迦牟尼佛的智商和情商都已经开发到了一个完美境界,这就是觉悟,我们称他为觉悟者——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