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往生

「坐道场时,受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清净妙处」。这一句容易懂,清凉大师说,「受佛所处,将契同法界」。佛所处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佛所处。受一切如来神力的加持,住「清净妙处」,《金刚经》上须菩提向世尊请教,「云何应住,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现在我们修净土,这两句话的答案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心要住在哪里?住在阿弥陀佛圣号上。怎样降伏其心?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我们一切的妄念、妄想、分别、执著伏住,所以两个问题用一个方法解决了。终极的目标,我们就是要安住西方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成就圆满菩提,这是净土的归宿,不能忘掉,要很认真努力去干。经上讲的话你要真懂,如来在大乘经教里头常常教导我们,深解义趣,你对於经教不理解是障碍,你一定要理解它,然后你才能够用得上。

往生,怎样才能往生?《无量寿经》「三辈住生,往生正因」这两品你要好好的去读。这经上所说的都是往生必须具备、最重要的条件,你有没有?总的纲领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两句话的内容就非常深广。有很多人误解了,以为一向专念,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其实每一声佛号里头要具足四十八愿,这是不能再少的;念念跟佛的心相应,念念跟佛的行相应,四十八愿。前面一句不要忘掉了,「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是不是这个心?要用这个心念佛才会相应。你的心是虚伪的,是染污的,是贡高我慢的,是愚痴的,是自私自利的,你一天念二十万声佛号,也是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什么原因?你的心跟佛的心不一样。

阿弥陀佛是菩提心,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众生统统是菩提心,为什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往生的。你的心是轮回心,要知道虚伪、染污、高下,贡高我慢,没有把人看到眼睛里头,愚痴、自私自利,这是轮回心,念阿弥陀佛也是轮回业,只是口善而已,不能往生,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所以,清朝乾隆时候灌顶法师,他注解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你们看看就晓得了。头一句,他讲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句就是念佛堕阿鼻地狱。为什么?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最后堕阿鼻地狱,多想想。我们今天念佛,这一百种果报自己仔细看看,将来自己是得哪一种果报!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最后的一页。现在时间到了。

摘自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二二一卷)2004/1/9澳洲净宗学院档名:12-017-1221

 

点我:

相关文章

慧光法师:什么是功德?

慧光法师:什么是功德?

什么是功德? 我们佛教常常讲功德,什么是功德?我们对这个名相的概念有一点模糊,我们知道它是好事、它是善的,修功德就是修善法,但是修功德,它实际的内容是怎么成...

恭迎文殊菩萨成道日!愿见闻者皆福慧增长、辩才无

恭迎文殊菩萨成道日!愿见闻者皆福慧增长、辩才无

MANJUSHRI农历腊月二十二文殊菩萨成道纪念日Enlightenment ofManjushri法师开示:文殊菩萨如何度众生法师开示:怎样才能见到文殊菩萨文殊...

其它法师: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

其它法师: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

佛教的生命力——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佛教 贤清法师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佛教 贤清法师 很多事情,当身处其中,无论是津津有味,还是单调枯燥,事实上,都不容...

投生西方极乐净土的详细过程揭秘

投生西方极乐净土的详细过程揭秘

原著:噶玛恰美仁波切讲授:堪布卡塔仁波切稿源:福德海双月刊编译小组接着谈到此生、来世以及中阴(注一)这三个阶段。我们要专一的、持续的、不间断地修持到底,这是非常重...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

嘎玛仁波切:不累积福报资粮,何以谈智慧见长,更

累积资粮,是获得暂时解脱和圆满佛果不可或缺的。续部中说:“未积资粮无成就,沙子不能榨芥油。”不努力累积资粮,只想得到福报和成就,就像想从沙子榨出油来,是不可能的事...

宣化上人:你看,你放不下的东西有多少?

宣化上人:你看,你放不下的东西有多少?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序品第一◎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序品第一(分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