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玉耶

  北印度憍萨弥罗国首都舍卫城中,有一位乐善好施的须达长者,他有七个儿子,前六个皆各有贤淑的妻子,仅第七个最小的儿子,娶了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玉耶为妻。玉耶虽生得天资国色,楚楚动人,但却骄奢傲慢,常自恃自己的美丽,对待公婆固不孝顺服侍,对丈夫亲朋亦常怀着轻慢侮辱的态度。由于玉耶的不能善尽妇道,使一个原本和乐的家庭,不时发生无谓的纠纷。

  须达长者非常伤心失望,有时真想用棍棒责打,使其悔改。但是当玉耶知道公公有这种用心时,便哭闹不休。须达长者在没有办法可想之下,忽然想到唯有佛陀才能够教化玉耶,可是玉耶就是不欢喜到祇园精舍聆听佛陀说法,她甚至说,即使佛陀法驾亲来,她也不愿相见。

  有一天,须达长者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到祇园精舍求见佛陀,请佛陀慈悲到他家里度化顽劣的儿媳,佛陀欣然允诺。

  翌日,佛陀带领弟子到须达长者家,须达长者以及七子六媳都出来环绕佛陀三匝,以示欢迎,惟有玉耶逃避佛陀,不肯出来。须达长者心里非常难过,他觉得对不起佛陀。但佛陀却不以为意,反而安慰长者道:「你不要难过,等一会儿玉耶自会出来。」

  佛陀说后,身上放出万道金光,室内被照得遍处通明,所有墙壁均如水晶般光亮得透彻淋漓,玉耶虽躲在墙后,这时已无藏身之处,大家都看到玉耶见到佛陀的相好庄严后惊怖畏惧的模样。玉耶知道自己隐藏不住,只得出来站在佛陀身旁,低着头,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颜。

  佛陀看看畏缩在一旁的玉耶,慈祥地说道:「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身材姣好,不名为美人,更不值得骄傲;惟有心行端正,具备贤淑的女德,受人尊敬,方可名为美人。姿容的秀丽,虽然可以迷惑愚人于一时,但却不能如一个心地善良,品德端正的女人常受尊敬。生为女人之身,必然具有三种缺陷和十种业障。三种缺陷是:

  一、在童年的时候受着父母的管束,不能像男孩子那么自由自在。

  二、出嫁以后,凡事要听丈夫的吩咐,处处要依赖他人,自己没有自由。

  三、到年老白发龙钟时,常给不孝的儿媳呵斥,阻碍一切自由。

  除此三种缺陷以外,女人还有十种业障:

  一、出生的时候,因父母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每见生下女孩,心中就厌恶不喜。

  二、在养育期中,父母认为女孩子不是自家人,所以不尽心抚育。

  三、女子长大时,一定要出嫁他人,为着结婚之事,使父母挂心。

  四、做女子的人,心中常怀畏惧,不敢见人,每见人时,总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五、女子长大时,一定要别离父母,委身他姓,自己不能做主。

  六、女子怀妊时,身体种种不安,大腹便便,苦不堪言。

  七、女子生育孩童,疼痛难忍,难产之事,时有发生。

  八、女子一切要仰仗丈夫,心存恐惧,时刻挂心失去丈夫之爱。

  九、女子生性爱好虚荣,化妆打扮,浪费时刻,其实身常不净,多于男人。

  十、女子心多猜疑嫉妒,好谈是非,喜怒哀乐,身心恒常不得自在。

  玉耶!女子有这种种业障缺陷,面容虽是美貌,但有什么值得向人骄傲?而且,青春美貌是暂时、不实的东西,聪明的人决定不愿以此向人炫曜。」

  玉耶静静的听着佛陀的法音,句句都击中她的心,她畏缩的望着佛陀,问道:「那么,女人怎么做才好呢?」

  佛陀知道玉耶骄横散漫惯了的心,此刻已收回来,所以又再慈和的说道:「玉耶!你问我女人怎么做才好,我告诉你,你现在是人家的妻室,做人家妻室的女人,应要奉行五道:

  一、要作母妇:敬爱丈夫,要有如父母爱护子女之心。

  二、要做臣妇:要把丈夫当作君主看待,自己犹如臣下。

  三、要做妹妇:视丈夫如同胞兄长,夫妇相敬如宾。

  四、要做婢妇:侍奉丈夫,有如婢女侍奉主人,常存恭敬尊重之心。

  五、要做夫妇:和丈夫要永远孝养父母翁姑,和睦亲族。夫妇要有恩爱之情,要有亲爱之实。形体虽异,誓不二心,接待宾客,勤治家事,不谈他人是非,不道人之长短。」

  佛陀接着又说道:「玉耶!做妇女的对待丈夫要有上说的五种态度,除此之外,更要进一步奉行五善,去除四恶,五善就是:

  一、早起梳头洗面,迟睡当心门户火烛,不可推诿别人。

  二、丈夫斥责,忍耐慎口,不可怀恨在心。

  三、一心守夫,唯恐不及,不可再生邪念。

  四、常愿丈夫长寿,丈夫远离时,整理家务,不可再怀二心。

  五、不念丈夫恶,常记丈夫的好处,有美味必先奉敬丈夫,不可先尝。

  奉行五善以外,还要去除四恶:

  一、未黑先眠,日出未起,丈夫斥责,反言相讥。

  二、美味先尝,恶食与夫,对夫异心,常存邪念。

  三、不治家事,耽于游戏,搜人长短,说人坏事。

  四、爱慕虚荣,争奇斗妍,憎恨亲族,贱视他人。

  玉耶!妇女若能奉行五善,众人爱敬,受人赞誉,祸不降临,德及子孙;若是犯此四恶,夫家不喜,自身多灾,现世之身不得安稳,事事不能称心如意。玉耶!你希望做行善的妇人呢?还是希望做行恶的妇女呢?」

  玉耶听佛陀说后,感动得流泪道:「我错了!我真是愚人,我听了佛陀的教化,仿佛是从梦中清醒过来。佛陀!请容我忏悔,以后我一定善尽妇道,不起骄慢愚痴之心。」

  佛陀欢喜赞叹道:「做人谁能无过呢?知过必改,就是聪明的贤人了。」

  玉耶最后哀求佛陀为她授说六重二十八轻戒,她愿世世生生,作一佛化家庭的优婆夷,须达长者的全家也都为她祝贺新生。

点我:

相关文章

机关算尽的渔夫

机关算尽的渔夫

  有个村庄座落在海边,村民们平时务农,有时也到海里捕鱼。  有一天,村里一位渔夫带着儿子来到与海相通的大湖边,他想这个湖既然与海相通,可能有很多鱼。他刚把钓钩扔进湖里,就勾住一个很重的东西,用力...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大起大落之后,才知道业因果报如影随形

   释迦牟尼佛在祇园精舍讲经说法时,附近住着一位大富长者,刚为二十岁的独生儿子办完婚事。可是,结婚不到七天,儿子为了给新娘摘花,爬到很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失去了性命,全家人为此伤心哭泣。 ...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百业经》:(36)法施女 成熟音讯出家之愿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改造命运一定断恶行善,大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阴德,改造命运一定断恶行善,大

一、好德的重要性“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一回拜不動優婆夷

  又行到安住王都  参见不动优婆夷  其光触身即清凉  经尘劫不生欲心  诸胜法智均无碍  无厌足证法善行  这时候,善财童子走出妙光城,一路南行,便正念思惟着大光王的教诲。于是生出欢喜心、凈信...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九回拜无厌足王

  第十九回 拜无厌足王  多罗幢城参无厌王  善恶示现调心修福  了脱生死如幻如生  如幻法门证无往行  这时,善财童子忆念思惟着善知识们的教导,而这样想道:善知识能摄受我,教化我、守护我,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