妓女得度

  舍卫城有一位富有的大臣,名叫如闾达。他有三个儿子,每天挥霍无度,经常到娼妓院游荡。日子久了,家中的财富眼看着即将被挥霍殆尽。心急如焚的如闾达于是向国王告状:「大王!由于那些妓女诱惑我的儿子,使我的家庭濒于破产,愿陛下杀掉她们,以免破坏更多的家庭。」

  国王告诉如闾达:「我已经接受了佛陀制定的戒律,即使是蚁虫我都不加以伤害,何况杀人呢?听说佛陀有教无类,而且对于任何人他都有办法化导,我们不妨一道去请教佛陀吧。」

  两个人于是同往拜见佛陀,祈求佛陀教化那些妓女。佛陀集合城中的妓女,对她们宣讲五种不净,身体是四大假合而成,体内充满了脓痰涕唾、血汗粪尿等不净,尽管外表装饰得华丽无比,但是这样迷惑于虚妄的美丽,其结果将如同老象沉溺于污泥,越陷越深。

  妓女们听了佛陀的开示,不觉忏悔流泪说道:「佛陀!您说的话很对,我们装饰着污秽的身体来迷惑人,实际上我们自己也讨厌自己,不过我们既然已经像一块污秽不堪的抹布,怎能再恢复清净呢?」

  佛陀安慰她们道:「你们不要自暴自弃,不管过去如何,只要忏悔前愆,是没有不可得救的。衣服污秽了,用水洗涤就洁白如初;身体骯脏了,用水洗涤就能干净清爽;心里不净时,用佛法洗涤便能去除垢秽。再污浊的百川,只要流到大海里去,大海必能净化它;只要你们能够信仰佛法,法水必能洗净污秽的人心,使大家都能悟道得救。」

  佛陀的一席话,鼓舞了妓女们改过向善的信心,她们一致请求佛陀为她们受戒,发愿从此远离邪恶的生活,成为持守净戒的优婆夷。

  再骯脏的罪业,只要用至诚恳切的忏海法水来洗涤,便能消除前愆,清净无染,最怕自暴自弃,甘溺污沼之中。沧浪之水净兮浊兮,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点我:

相关文章

为死亡做准备

为死亡做准备

──将「中阴教授」有效实修于此生认识中阴有些人把中阴看成是不重要的事情,因而采取没有必要理会或忧虑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中阴是我们早已经经验过的事,而且未来...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金色比丘尼的前世因果

  当年佛陀在舍卫城时,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了一个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喂狗。”母亲说:“这毕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暂时养着她,等生活能自理时再把她赶出去...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佛教故事:四种良马巧喻众生根器

  昔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一日,佛告诸比丘:世间有四种良马。第一种良马,驾驭它来拉乘时,它只要看到鞭影,便能善观形势,该快或慢、是左或右,随顺驾御者的心。比丘们!这是世间第一良马。  比丘们...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彭鑫博士:生气,癌症会走得更近

彭鑫博士:生气,癌症会走得更近

气为人身之阳,一有拂郁,则阳气不能外达,故令手足厥冷。——明·赵献可《医贯·脑卒中论》我们看看癌症的发病率,男性患癌症前三位是肺癌、胃癌、肝癌,女性是乳腺癌、肺癌...

信愿法师:疑佛救度助念往生的姜玉芝居士

信愿法师:疑佛救度助念往生的姜玉芝居士

【念佛感应录】疑佛救度 助念往生的姜玉芝居士姜玉芝,住吉林省白山市湾沟煤矿。病重期间,亲属劝她念佛,能消除业障,减少病痛,她念几句后却说佛不救她,念佛也痛;并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