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王得度

  舍卫国的国王名波斯匿,在他国家的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金地。当时刚继承金地王位的摩诃劫宾宁,凭着他的英勇和才智,统领三万六千个小国家,国中兵士众多,斗志高昂,没有人能和他对抗,因此威风远振,邻近诸国没有不臣服的。不过,他却从来不曾和位居中土的舍卫国往来。

  有一天,一个商人来到金地做生意,以细氎献给金地王。金地王非常欢喜,就问他:「这东西太好了!是从那里来的呢?」

  商人答道:「大王!这东西产自中国。」

  国王又问:「中国叫什么名字?」

  「舍卫国。」

  「中国诸王为什么不来向我进贡?」

  「大王!你们各自独霸一方,威名相当,他们是不会来承奉您的。」

  金地王心想:「今天以我的国力威势,足以威摄天下,为什么中国诸王不来进贡!我今天一定要以威势来降伏他们。」

  于是又问商人:「中国诸王中,那一个最大?」

  「舍卫国王。」

  金地王立即派遣使者带着挑战书到舍卫国。高傲自大的金地王以狂妄的语气告诉波斯匿王:「我的威风遍满阎浮提,你凭什么不来进贡!今天本王特遣使者来提醒你,如果此刻你是躺卧在床上,听到我的指示,要立刻坐正;如果是坐在椅子上,要立刻起立;如果正在吃饭,要马上把饭吐出来;如果是在洗澡,要立刻握发穿衣;如果是站着,要立刻起程,七天之后赶来觐见本王。如果抗命不来,休怪我举兵攻打舍卫国。」

  波斯匿王接到挑战书后,非常惊慌,急忙去请示佛陀,佛陀为波斯匿王提供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波斯匿王非常高兴,回到宫中转告使者:「我虽然很大,在舍卫国的附近还有一位比我更大的国王,他是一位信奉佛教的圣王,你可以去拜见他,转达贵国国王的命令。」于是使者就往祇园精舍而去。

  这时佛陀运用神通化身为转轮圣王,令目连变作大将军,又将祇园精舍变作宝城,城内宫殿都是由众宝所成,七宝行树,杂色莲花,光明遍照,不可称计。转轮圣王坐在殿上,庄重威严。

  使者进入化城,见到了转轮圣王,心里非常害怕,心想:金地王真是有眼无珠,竟然敢招惹转轮圣王,这下祸事可大了!可是没有办法,只好把挑战书递给化王,化王接到了挑战书,面不改色,一脚把它踩在地上,并且告诉使者:「我就是威震十方,统领天下的转轮圣王。金地王顽迷固执,竟敢不来拜见我,你赶快回国宣达我的命令:书信到达当天,你必须奔驰来觐见我。如果躺在床上,听到我的命令,要立刻坐正;如果是坐着,要马上起立;如果是站着,要立刻起程,限期七天,如果还不到,则罪不可赦。」

  使者回到了本国,把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向金地王报告。金地王非常后悔当初的鲁莽,率领了一万六千个小王同来觐见转轮圣王。见过转轮王后,金地王心里又想:转轮圣王的相貌虽然胜过我,不过他的力量一定不如我。这时化王命令身旁的大将军把弓拿给金地王,可是金地王却拿不动。于是化王拿起了弓,以手指张弓扣弦,这时,三千大千世界都为之震动。接着化王取出了箭,弯弓而射,箭离手之后化为五发,每一根箭头都发出无量的光明,并在光明头出现大如车轮的莲花,每一朵莲花上又各有一转轮圣王,七宝具足,光明无量,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五道众生皆心生欢喜,诸天见到光明及听闻说法,身心清净,有的证得道果,有的发无上正真道意,三途众生也都离苦得解脱,生人天中。

  金地王及诸小王见到这种神通变化,终于信服,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不久,佛陀还复本形,诸比丘僧前后围繞。金地王及诸小王等,都发大菩提心,请求出家,佛陀慈悲应允,于是金地王等,须发自动掉落,袈裟着身,思惟妙法,证得阿罗汉果。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驯象三法

下一篇:如盲执烛

相关文章

大颠禅师点醒毁谤佛法的韩愈

大颠禅师点醒毁谤佛法的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河北昌黎人,三岁丧父,由哥哥嫂子抚养长大。韩愈早年深研儒学,并以儒学为正统,认为佛教不过是外国人的一种法术罢了。他反对佛教可以说到了舍生忘死的地步,当朝皇帝唐宪宗准备迎请佛的舍...

春干摩比丘尼

春干摩比丘尼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胜莲如来刹土庄严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曾有学者认为,佛教经论(汉译佛典)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也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提升。后世很...

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

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

佛教因果故事:赶考学子路遇女尸将其安葬 善心得善报而中状元2018-05-04 中国佛教佛陀正法本意 马铎,长乐(今福建长乐县)人士,永乐九年(1411年)他以岁贡生的资格入会试。有一天,他正赶路,...

《百业经》:(78)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百业经》:(78)能持子 愿力成熟 富家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