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

  老梵志答道:「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愚蠢,他们长着眼睛,却看不见东西,所以我用火把为他们照明。」

  原来,这位老梵志自认为知识广博,天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骄傲自大,到处找人辩论,却也无人敢向他挑战。

  佛陀知道后,有心度化他,于是故意在路上和他相遇,问他:「大白天为什么举着火把满街跑?」

  老梵志说:「因为世人处于黑暗中,昼夜都看不见光明,所以我拿着火把为他们照明。」

  佛陀又问梵志:「经典中有『四明』的说法,你知道吗?」

  「什么叫『四明』,我没听说过。」老梵志惊讶的回答。

  佛陀说:「所谓四明,就是:一、通晓天文、地理,理解春夏秋冬四时运行的道理;二、通晓日月星辰与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关系;三、通晓治国为政的方法,明了安邦攘外的大计;四、明晓军事,熟悉指挥作战的方法,能防卫巩固国土,使不丧失。你是一个修道人,知道有这四明法吗?」

  老梵志因为从来没听说过四明的道理,深觉惭愧,便丢了火炬,向佛陀合掌。佛陀知道他已有忏悔之心,便以梵音为他说了一首偈语:

  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憍人,

  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稍具有一些知识,就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这就如同瞎子手执灯烛,只照别人,自己却看不到光。

  佛陀说了偈语之后,告诉老梵志:「世间上恐怕没有人比你更愚痴。你白天拿着火炬,走在街上,如你所知,这种奇异的行为,不正如尘土一样,没有人理会吗?」

  老梵志此时更是惭愧得无地自容,即刻跪下顶礼佛陀,虔敬的恳求佛陀收他为弟子,并一改过去傲慢自大的态度。

  佛陀教我们要自灯明,法灯明,就是要我们明白佛法,以般若的慧炬来照亮自己的无明,而不是自大憍慢,挑剔别人的缺失。

相关文章

大虚法师:教附体的人念佛,他冤亲债主会否找我们

大虚法师:教附体的人念佛,他冤亲债主会否找我们

居士问:师父,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应该也是邪见,他说对于有病的冤亲债主附体的人,教他念佛,那他冤亲债主会找你麻烦!所以我想请教师父,对有病的冤亲债主附体的人,我们教...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平常磕头,念经,做功课的发心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平常磕头,念经,做功课的发心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7)我们平常磕头,念经,做功课的发心是什么?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听释迦牟尼佛的法,听了以后就是为了要修;修了以后才有力量去度化帮助这些可怜...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

看破放下很重要。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是常常谈,可还是常常看不破、常常放不下呀!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什么是看破?彻底明白就是看破。明白什么?明白宇宙人...

学愚教授:菩萨、慈悲与布施(一)

学愚教授:菩萨、慈悲与布施(一)

菩萨、慈悲与布施(一) 作者:学愚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特色,其核心之一就是慈悲,其社会实践就是布施。菩萨思想在上座部佛教经典中就已经出现,但主要用来阐...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6、海尘所发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6、海尘所发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五戒】佛教的五戒是什么?受五戒后可以吃荤吗?

【五戒】佛教的五戒是什么?受五戒后可以吃荤吗?

佛教五戒是什么?受五戒后可以吃荤吗?佛教五戒是什么?  五戒是「不 杀 生、不 偷 盗、不 邪 淫、不 妄 语、不 饮 酒 」。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根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进入佛门之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