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居士:布施老病,得福不思议
清朝初期有位袁午葵先生,是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平乐善好施,救人不倦。鉴于当时医药不发达,一般穷乡僻壤的民众患病,每多束手待毙,特刊刻经验良方济世。 袁午葵认为药方只能拯救世人的身病,不能救人的心,所以又印行了大量因果劝世的善书,普遍赠送社会各界,这样救身救心的双管齐下,因而有“袁大善人”之称。 清初的三藩之乱,浙江省被乱兵掳去的妇女很多,袁午葵曾变卖了大量家产,赎出了很多良家妇女。 当时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妪,也在兵乱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袁午葵就把她收留在自己家中。过了几年,老妪的丈夫也因年老无依,也到袁家来就养。袁午葵对待这一双年老无依的夫妇,供养得有如自己的父母一样。后来这对老夫妇在袁家先后病故,年龄都已八十多岁,袁午葵还葬之以礼。 有一年,袁午葵家的婢女,在火炉上煮茶以后,把烧过的热炭放于木桶中,因为碳的火性未熄,竟着起火来。可是木桶在楼上的床旁,没有人看到。袁家有一位小姐,卧病在隔壁床上,也一点都不知道。忽然,袁小姐看到已经亡故的老妪,白昼现形,并以指甲痛刺她的面部,因而惊恐得高声大叫起来。 袁家的人,听到了叫声,都急急忙忙的跑上楼来,才及时发觉袁小姐隔壁的木桶已烧成灰烬,卧床的一角也已烧成半焦。于是集中全力把火熄灭,幸而没有酿成火灾。 人们都说,是去世的老妪因为感谢袁午葵救命养老的恩德,所以在冥冥中保护着袁家呢! 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期间,中央电台播出这样一段新闻: 重庆市有一位孕妇,单身步行到附近医院做常规体检。行至马路旁,突然腹部急剧疼痛,无法站立。周围的路人见状,有人帮忙拨打120急救中心,有人帮忙叫出租车,还有人拨打电台的求助电话。此时,孕妇已疼痛难忍,半躺在路边。不一会儿,120急救车赶到,医生检查了孕妇情况后,当即决定就地接生,否则耽误了时间,母子都有生命危险。 此时,一辆出租车经过此地,车内女司机立即停车跑了出来,奔向人群中。见孕妇生产,女司机二话没说就脱下自己的外套,垫在孕妇的身下,直到她顺利生产完毕,鲜血将外套全部染红。事后,女司机悄悄驾车离去。 这位女司机虽然不一定是佛弟子,也不一定懂得什么是布施功德,但她发自内心的慈悲,无私地为生产妇女布施着自己的大爱,这种无私利人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陀对地藏菩萨说: “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末学接触佛法时间不是很长,到现在接近4年,期间时而精进,时而懈怠,但对于佛法还是深信不疑!二零一五年5月给母亲打电话的过程中得知大姐怀孕的消息,可以说这是个好消息... 往生全凭信愿,不念问题是没愿,有愿怎么会不念?世间事情一干扰便没佛法了,这哪里谈得上愿?想长生还是留恋娑婆,就不是愿。有的人认识不到这点,要认清,之后忏悔,改正,... 计有所得、轮回无休 ---慧光和上开示--- 「计有所得」是指如果人心里面常常想着「我做什么就是因为我想得到什么」。 「计」是计量、衡量、... 作者:诸恶莫作这个故事,是我回家乡的时候见闻的,我们市放生小组亲自见证!那个时候,我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于是,在迷茫的时候菩萨示现,给了我信心。放生,不仅是解救我们... 如何将佛法落实在生活? 海涛法师开示:各位要记住:如果一个你讨厌的人,在你过去是讨厌的,现在你看他还是讨厌,说明你一点都没进步;进步是因为过去讨厌,现在居然不... 我们要明白修持皈依的最终目的,就是证得自性佛果,自己成为自己的依怙,进而引领众生证得佛果。所以,我们要期许自己,下决心从最初就依此修行,直到证得菩提之前,永远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