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财不肯散施,必有奇祸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昆虫,是虫的总名。善人晓得天地是好生的,故凡鸟兽鱼鳖等性命,不消说起,本分该救护他的了,就是细小的虫豸,无情的草木,也不敢伤害的。这是善人爱物的尽头。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

悯,是忧愁。乐,是喜爱。凶狠人做事,暗暗走向死路上去。善人不是空空忧他,要百计劝化他改悔,改悔了,我忧方宽。善良人做事,明明走向生路上来,善人不是空空乐他,要百计鼓兴他成就,成就了,我乐更畅。宜,是应该的意思。这一字直贯下十六句,今人但知有己,不知有人,坐此病痛,便看来件件不是我分应该的,所以磨灭了一生善根。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人有紧要须用,叫做急。人有祸难将死,叫做危。善人看人的急,真像自己的急;看人的危,真像自己的危。慷慨解囊,从宽付镪,乐此不倦,毫无吝色,犹恐迟了一步,不及救济。只因他原是大有福德的人,故能撞着这般善缘,做得这般善事,事关阴骘,报应最奇,所以说个君子,落得为君子。每见财多福薄的人,看人急难,漠不关心,重己财似山,轻人命如毛,上天看来,便是最凶狠人了。

为此水火盗贼,疾病横灾,以及子孙赌荡等报,必遭一二,破散家财。况且财宽养子,这句古话最确。刻薄人家,理无久富,且短寿绝嗣。屡看屡验,空为子孙做了蛇蝎,反败害了子孙,一生劳碌,尽付东流。然富利迷心窍时节,甘中的毒,哪得醒悟。三教中处处说道,积财不肯散施,必有奇祸,岂是哄骗。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善人见人运气好,有得意处,就如自己得意一般;见人运气不好,有失意处,就如自己失意一般。

这八句是善人人我一体,毫无间隔的意。(《感应篇直讲》,弘化社印)

 

点我:

相关文章

蔡礼旭老师:称赞他人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称赞他人的智慧

称赞他人的智慧蔡礼旭老师任何一个言语行为,纵使是出自善心,也要谨慎考虑它往后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称赞别人也要看情况,你要确定他真正是个好人,才能称赞他,...

白云禅师:佛法的智慧论

白云禅师:佛法的智慧论

佛法的智慧论 通常一个出家人所表现的,大多都是以佛法为主,那么所讲的佛法,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一般说佛法,就是佛教里面的一些东西。那么「法」究竟是什么?这个法...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自序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自序

自序 一九七五年春,我在东京立正大学通过的博士论文,题为「明末中国佛教の研究」,实则明末佛教的范围很广,那是宋以后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大有为的阶段,我的主题研究...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持戒精严(1)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持戒精严(1)

佛门的戒律非常重要。古大德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一切经分为戒定慧三学,戒是规矩,守规矩就得禅定。佛教导我们的,没有别的,全是修禅定;离开了禅定就不是佛法。禅定起作...

传喜法师:生命的根本道理

传喜法师:生命的根本道理

生命的根本道理 苦是有苦的因造成的,所以你想离开苦,必须要放弃苦的因,想要快乐要修快乐的因。这个好像很简单,但是是这些。...

净空法师: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样

净空法师: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样

可是诸位要晓得,定的福跟戒的福不一样;定的福大得多了,戒的福有在三途享的,只有地狱道没有享福,饿鬼道、畜生道都有享福的,这是戒的福。定的福不在恶道,至少都在夜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