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初在澧州洛浦山(又称乐普山)元安禅师座下作维那。

  一日,休静禅师白槌普请(击槌召集大众参加劳动),吩咐众人道:“上间般(搬)柴,下间锄地。”

  当时,首座和尚便问他:“圣僧作甚么?”

  休静禅师道:“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

  首座和尚一听,便休。

  休静禅师后投洞山良价禅师座下。

  一日,休静禅师入室参请,问洞山禅师:“学人无个理路,未免情识运为。”

  洞山禅师反问道:“汝还见有理路也无?”

  休静禅师道:“见无理路。”

  洞山禅师便进一步追问:“甚处得情识来?”

  休静禅师道:“学人实问。”

  洞山禅师道:“恁么则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休静禅师疑惑不解,问道:“万里无寸草处,还许某甲去也无?”

  洞山禅师道:“直须恁么去。”

  休静禅师言下有省。

  后来有一次,休静禅师正在搬柴。洞山禅师一见,便一把抓住他,问道:“狭路相逢时如何?”

  休静禅师道:“反侧!反侧!”

  洞山禅师一听,知道他已经彻悟了,遂印可道:“汝记吾言,向南住,有一千人;向北住,止三百而已。”

  休静禅师最初住福州东山华严寺,座下徒众果然满一千人。不久,休静禅师又应后唐国主庄宗李存勖之请,入帝都弘化,其徒众果然只有三百人。

  一天,庄宗请众僧入内赴斋,休静禅师亦在其中。庄宗见其他大师大德都在看经,唯有休静禅师及其徒众 不看经,觉得很奇怪,便问:“师为甚么不看经?”

  休静禅师道:“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国家太平,政通人和,无为而治,既用不着传天子之令,也用不着唱太平歌,因为这一切都是多余的)。”

  庄宗道:“师一人即得,徒众为甚么也不看经?”

  休静禅师道:“师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庄宗又问:“大师大德为甚么总看经?”

  休静禅师道:“水母元(原)无眼,求食须赖虾。”

  庄宗道:“既是后生,为甚么却称长老?”

  休静禅师道:“三岁国家龙凤子,百年殿下老朝臣(皇帝虽然年少,只有三岁,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百岁的老人年纪虽大,在殿下犹得称臣)。”

  休静禅师晚年游方于河朔,后于平阳示灭。荼毗后,获舍利无数,徒众分建四塔:一晋州,一房州,一终南山逍遥园,一华严寺。谥宝智禅师。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变女还男

变女还男

  从前有一位名为阿那律的尊者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由于其在僧团之中容貌非常端庄,有时会被误认为女人。有一天,他独自在外游化,有一个举止轻薄的年轻人远远见到他后,误认为他是漂亮女子,便心生邪念,想要...

龙王献宝

龙王献宝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

应付人生的起起落落,一颗平常心,足矣

应付人生的起起落落,一颗平常心,足矣

  古代,有位学僧到法堂问禅师:“我经常禅坐,读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我很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放进...

提婆达多为何总跟佛祖过不去?

提婆达多为何总跟佛祖过不去?

  善求恶求缘品第四十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提婆达多。虽复出家。利养蔽心。作三逆罪。推山压佛。伤佛脚指。复纵放黑象。欲令害佛。别僧两部。杀漏尽比丘尼。以故杀生。疑畏受后报...

放生得智:51.解网成道六祖慧能;52.感动大士永明寿禅师《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得智:51.解网成道六祖慧能;52.感动大士永明寿禅师《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五章放生得智】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51.解网成道六祖慧能  ...

去做官还是去做佛

去做官还是去做佛

  丹霞天然禅师的事迹,见《五灯会元》卷五、《祖堂集》卷四、《联灯会要》卷十九,《宋高僧传》卷十。  丹霞禅师(739—824)是唐代著名禅师,法号天然,因曾驻锡南阳(河南省)丹霞山,故称丹霞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