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五种层次的布施培福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是为正入佛道。’

——《维摩经.弟子品第三》

普施众生是‘福’行,不为益损是‘慧’行。

凡夫众生对人做了好事之后,总希望获得回馈,种大福希望得大福报,甚至种小福也希望得大福报,一般佛教徒也是如此的。有些人等而下之,更是为了求福而许愿,或为求事业顺利、仕途通达,或为求儿女学业精进,或为全家消灾免难,而在佛、菩萨、神前许愿祈求,如能满愿便去还愿,做某些好事。这等于是先贷款后还钱;幸好佛菩萨慈悲,没有要求以任何物品做为信用抵押,就先给与贷款。这是布施心的第一个层次。

另外也有先做好事,但希望好人有好报,种善因得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希望种一粒瓜能得十粒瓜,种一粒豆能得百粒豆。这是第二种层次的人。

有些人是自愿做好事做善事,并且很认真地做,心甘情愿地做,他们做义工不求回馈,以为做义工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份获得,这种观念在欧美社会已在流行,在我们国内则尚未十分普遍。这是第三层次。

有些人种瓜不为自己,种的瓜是要分享给他人,没想到是为自己,种的时候也不预期有多少收获,收获多福报多大家分,收获少表示大家福报少,一样大家分享。这是第四层次。

无所求的布施

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他们只管用心种瓜,收成之后与大家分享,却不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事有什么了不起,心里全然不留痕迹;万一没收获是因缘不成熟,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得了的,把行善布施的过程当作就是修行。只知道这是学佛修菩萨道的人应该走的路,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人就应勤勤奋奋地努力,尽人应尽的本分,至于有没有回馈、有没有收获,不用计较、不用执着。其实,若以无所求心布施者,皆有大福,心大福也大,尽心尽力行布施修供养,不求大福,不求小福,不考虑个人利益损失,便是菩萨的无相行。能够布施的本身,便是大福德行。这是第五层次。

经文‘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就是以上所讲的第五个层次。

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到达第五个层次,不过至少应做到第三或第四层,请诸位试试看。如果老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话,等于没来听经,第二层次则是听经没听懂,第三层次表示已经在学习了,第四个层次、第五个层次是已经是圣者,乃至已到达佛果的程度。

——摘录自《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让你的生命变得贵重一点,人要学会感

嘎玛仁波切:让你的生命变得贵重一点,人要学会感

一个经常口无遮拦、自私自利的人,别人会认为他是个好人吗?他一定会被人谴责与批评的。就算是一个拥有财富、名利的人,开着名车住着豪宅,穿着所谓的名牌,光鲜亮丽,别人第...

仁清法师:佛教有对财神的供养

仁清法师:佛教有对财神的供养

佛教有对财神的供养,但是我们很多佛弟子,知道有财神都是民间的财神。观世音菩萨用慈眼,慈悲的关照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发现有很多想学佛想修行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更不要说...

净空法师:持戒念佛

净空法师:持戒念佛

念佛法门,祖师大德常常教诲我们「持戒念佛」,念佛不持戒、不行善不能往生,古人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最重要的善心、善语、善行,《感应篇》最后的...

临死时儿女等感情放不下?看看人家念佛人死前在做

临死时儿女等感情放不下?看看人家念佛人死前在做

贤孝的子孙亲人们:本人一生念阿弥陀佛,受益良多。你们若是真实有孝心,就必须帮助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那里享受永远的清净安乐,来去自在,这是我这辈子最大最大的愿望。...

传喜法师:“财神”是求佛的,生命中最大的财富是

传喜法师:“财神”是求佛的,生命中最大的财富是

“正月初五拜财神”之“圣法财”传喜法师:“财神”求佛,“智慧”是生命中最大的财富!“佛法是人类的整体智慧!”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财神...

传喜法师:喝水的功德

传喜法师:喝水的功德

喝水的功德 上传下喜法师开示 所以平时生活的积累很重要,从今之后你们喝水啊,佛前要供,记得每天要供水。喝水的时候要观想水,玻璃杯里面透明的水,喝的时候心要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