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台山上去游玩,偶然间发现到神述灵异的事迹,就因为这样,就发心出家了。

  出家之后读‘大集经’,但感经中词义太过于深奥,担心大家没办法了解,就开始著手写注解,在写到一半时,患上了气喘病,便到处求医治病。气喘病是很难医好的疾病,因此他感叹说:‘人的一生实在无常,生命是那样的危弱,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会死亡,过去常听人说神仙长命的方法,不如先求成仙长生,再习佛法不迟!’

  于是,他到了江南陶隐居术士的住所,恳求传授成仙的方法。陶隐居术士将仙经十卷传授给他。他很高兴获得了这十卷仙术的经卷走上了归途。

  到洛阳下游的地方,遇到菩提留支三藏法师。于是他问说:

  ‘佛法中有没有比这仙经更加殊胜的长生不死之法呢?’

  菩提留支法师回答说:‘你所修练的仙术,虽然可使你多活若干年,不过以后命终时毕竟要堕入生死轮回业海中受无尽苦恼,这有什么可贵呢?’

  接著留支法师传授‘十六观经’的妙义,使昙鸾明白往生西方净土的殊胜法缘,并且对他说:

  ‘凡通达此一法门的人,一定能了脱生死轮回苦报,而得寿命无量。这乃是佛家所传长生不死之法。比什么都管用!’

  昙鸾大喜过望。立刻把仙经烧掉,就此专心修净土法门。启发了自性智慧光明,更将自己所领悟到的真理也教别人,使许多人广为修持净土法门。

  这之后他又特地选了‘净土偈十二首’及龙树菩萨所说偈语,还有‘安乐集’两卷流传世间。魏朝的国王很重视,就赐封‘神鸾’的别号,并颁令居住并州大寺,晚年移居于汾洲空中寺内。

  兴和四年的一天晚上,昙鸾在房间里依稀见到一位梵僧对他说:‘我就是龙树,住在西方净土很久了,因为你修学净土的心志和我相同,所以特地和你相见!’

  昙鸾心中明白:大概自己归西的因缘已经成熟了,就召集徒众来至跟前,对他们说:‘人的一生劳劳碌碌,没有休止的时日;他日地狱各种痛苦业报,我人心中不可不存恐惧心,九品净土的道业更不可不赶快修持啊!’

  接著命徒众们高声唱念‘阿弥陀佛’圣号。自己又向西方虔诚顶礼安然示寂。

  那时,寺中的人看到许多莲花、幡旗、幢伞、宝盖等奇妙景象从西方冉冉而来,天空里传来很微妙的天乐声,很久很久才消失。

  这奇异的事迹传到朝廷,皇帝并颂圣旨将大师葬在汾西文谷的地方,而且建立碑作为永恒的纪念。

 

点我:

相关文章

回诤论--毗目智仙等

回诤论--毗目智仙等

回诤论一卷 后魏三藏毗目智仙等译      序回诤论翻译之记 后魏三藏毗目智仙述   回诤论者。龙树菩萨之所作也。数舒卢迦三十二字。此论正本凡有六百。大魏都邺兴和三年。岁次大梁。建辰之月。朔次癸酉。辛...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法天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法天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法天奉诏译      归命无上觉  及法圣贤众   大明心真言  无能胜自说   如来应正等觉亦说此明。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重罪而无中夭。寿命延长远...

解脱戒本经--瞿昙般若流支

解脱戒本经--瞿昙般若流支

解脱戒本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解脱戒本经(译经缘起) 魏沙门僧昉述   戒律者。建定慧之妙幢。殄闇惑之明灯。度危崄之蹊径。开憺怕之梁津。宝殿之功罔初弗起。踰越重阁非梯靡升。正法住灭。验之常典。...

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杨歧方会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杨歧方会禅师,石霜慈明楚圆禅师之法嗣,俗姓冷,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方会禅师生得非常机敏,长大后,不事笔砚,后系名于官家,负责征收商税,因课税不职而获罪,于是一天晚上,他便偷偷逃到瑞州...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九回修舍优婆夷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九回修舍优婆夷

  第九回 修舍優婆夷  运智观照 生死双摧  菩提安幢 证不退住  善财童子渐渐向南行去,至海潮处,他才见到这座普庄严园,依报①庄严,宛似西方极乐世界:  (1)众宝围绕;四周的垣墙,都是众宝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