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法师:修布施只为人间建佛国

修布施只为人间建佛国

正如法师法语

01、檀那波罗蜜多,是梵语。檀那,可翻译为“布施”。波罗蜜多可译为“到彼岸”。布,是分散到各处的意思。施,是施舍。我们现在处于“此岸”,这是充满黑暗、烦恼、痛苦的地方。彼岸,是指光明、幸福、快乐的地方。佛教认为,我们布施,就可以渡过黑暗、烦恼、痛苦、生死的此岸,来到光明、幸福、快乐、涅槃的彼岸。到达彼岸的方法有六种。布施是六种波罗蜜多之一。
02、菩萨修檀那波罗蜜多,只为利益众生,成就无上菩提。
03、菩萨布施,期望人间成净土。
04、菩萨檀那波罗蜜多不能圆满,就不可能成佛。
05、菩萨布施没有达到众生满意,也不能成佛道。
06、菩萨布施,主动自愿,满心欢喜,勇猛精进,一切施舍,没有执着。
07、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菩萨的布施踪迹。
08、菩萨布施,不是为财富,而是为利众生成佛道。
09、广修布施供养,是名菩萨。
10、菩萨布施不分亲疏、敌友、人畜等众。
11、菩萨真诚感谢接受者,因为接受者是布施者的恩人。因为对方肯接受才让菩萨有布施的机会,菩萨也才有成佛的机会。我要谢谢你:你要我的财物。
12、不执着付出者、接受者、所施物,是菩萨境界。不执着布施供养,功德不可思议。
13、执着布施供养,是凡夫俗子辈,注定生死轮回。
14、人人都行布施,都欢喜付出,社会处处都是慈悲喜舍,世界充满爱,这个社会就是净土,极乐世界就在这里。
15、富人不布施,穷人要反抗,社会就动荡,统治被推翻。
16、布施的理论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布施的实践是为社会弱势群体带来利益。
17、社会富裕级层必须自觉实行布施,这也是保护自身利益,利人即利己。
18、劝人布施,或见人布施,心生欢喜赞叹,功德与布施者同。
19、布施,又叫付出,至诚一点,就称“奉献”。
20、付出,诚恳的就叫奉献,在佛教中称布施供养。
21、收获是快乐,没有付出哪有收获?财富是从施舍钱财中获得。
22、想发财得付出。要知道付出是发财之因。
23、在民主社会中,人人都是服务员。但你付出,你就是主人。消费者是上帝,收费者是服务。
24、付出是艰辛,收获是开心。付出是欢喜,收获就无限。
25、只想付出,不问收获;只为付出,不图回报;布施供养,不为名利,是菩萨布施波罗蜜。
26、命运讲究在平衡,财富多了得施舍。贪执钱财不想舍,其他方面必有事。
27、金钱只有通过正确的消费,才展现出货币的价值。
28、钱用了,才是你的。
29、我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不用财,财将奴我。我不舍财,财必害我。
30、对金钱要正确追求,不能过极。得金钱要合法使用,不可纵欲。有金钱要利济贫困,不要贪吝。救济贫苦修福培德,没有执著。
31、金钱是让你使用,不是存在那里作收藏品。
32、金钱是让你使用,不是被金钱所用,变为金钱的奴隶“财奴”。
33、有钱不用,到时候你的钱也会没有了,上天要收回去了,因为给你没有作用。
34、光想财,是不会得到财的。你不能靠抢靠诈,得靠付出劳力和智力。
35、想发财不是罪恶,但是,贪而无厌、想要的太过于强烈与执着便是贪,贪是痛苦。
36、赚到了钱,不想施舍,将来又成为穷人,再让你尝尝穷人的忧恼。
37、付出,人间才有爱,世界更美好。
38、蜡烛燃烧才有光明。
39、种子消失才有苍天巨树。
40、供养三宝,福田之最。今生安乐,来生大富。
41、供养三宝,又让僧人折腾,来生必经一番劳苦折磨之后,才能发家致富。
42、供养三宝,不给僧众麻烦,必生天上人间享受自然富裕快乐。
43、以欢喜、恭敬、清净心、不求回报心而行布施,虽布施少而得福多。
44、以不欢喜、不恭敬、不清净心、求回报心而行布施,虽布施多而得福少。
45、布施后生后悔,来日生在人间富裕后不久又贫穷了。
46、供养三宝的敬田,孝养父母报答师长的恩田,救济众生的悲田和修桥补路,社会公益的方便田,这是人间四大福田。
47、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就是布施钱财物资,传授知识学问,为人壮胆助威等等。所有一切布施,法布施的功德最为殊胜。
48、佛灭度后,供养三宝的实际意义就是供养僧,僧无疑就是三宝的代表。
49、护法居士供养僧众、维护僧宝形象、护持道场运转、造就弘法僧才,是最的基本的供养行为。
50、轻视僧人,毁谤僧人,则是轻视、毁谤如来。
51、信众遇见比丘比丘尼应该顶礼供养、称扬赞叹,是做为一名信徒的最基本的准则。
52、以图报心、有目的而行布施,是不会有快乐,所得果报也很小,如芥子般小。
53、以清净心布施,可让布施功德产生最大的果报。
54、人若没有奉献精神,那便回到了动物世界,与禽兽一样。说某人跟禽兽无异,就是说他已失去了人的品质。
55、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步,能够创造今日之辉煌,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奉献付出,无私奉献。
56、标举四大福田,实现五福丰登;更发菩提道心,直上涅槃故乡。

点我:

相关文章

天天播放念佛机的功德

天天播放念佛机的功德

我们今天学佛了,学佛要存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我们怎样救护这些众生?没有救护的心,没有救护的行为,你不是真正学佛者。真正学佛者,一定有救护的心、救护的行为,这行为是...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一章 绪论:中

第一章 绪论:中国佛教文化论纲 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次大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曾经是古印度文化的代表。印度文化圈和中国...

清空山云:珍爱生命,切勿堕胎!

清空山云:珍爱生命,切勿堕胎!

天地自是有真情,最真不过母子情,母子情深心相印,母子连心血脉通!人间自是有真情,最深不过母子情,母子缘深情似海,子来报母累世恩!天地最苦是离情,人间最贵是生命,众...

【寿命】佛教怎么解释寿命?人的寿命是天注定的吗?

【寿命】佛教怎么解释寿命?人的寿命是天注定的吗?

佛教怎么解释寿命?  寿命,梵语曰你尾单(jivita),人的一期生命。命根为体,寿焕识为相,活动为用。辅行七之三曰:“一期为寿,连续曰命。一期连持,息风不断,名为寿命。”  人的际遇,幸与不幸,皆是...

宽运法师: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

宽运法师: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

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行 人的一生实在不容易,一般人都是以假为有,以幻为真,在财、色、名、食、睡的五欲六尘中,形役一生,到老不能释怀,因此,以前东北三老之一的倓虚...

用开悟和解脱赶走抑郁

用开悟和解脱赶走抑郁

关于烦恼,《心中之鸟》中有一则故事。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师父突然像着了魔似地抱着一棵树,口中还大喊着:“徒儿,赶紧来救我啊!”徒儿说:“师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