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有助于持戒,有助于戒色

在戒邪淫的过程中,布施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持戒的成败。

布施做的好,持戒就容易,为什么要布施呢?

1.为了破除贪欲

邪淫就是贪色香味触法,贪感官刺激。布施就是奉献,不求果报布施就是无私奉献,所以布施能破除贪欲。贪欲淡了,对邪淫自然就不感兴趣了。

2.为了消灭意淫

以慈悲心布施,心念住于慈心悲心,则意淫不起,时时布施,念念住于慈悲,意淫灭则邪行灭。

3.为了增加福报

长期沉迷邪淫,福报消耗的非常快,所剩的福报已捉襟见肘。必须全力布施,增加福报。没福一切困难,有福一切顺利。

4.为了顺利持戒

多部经典都有提及,六波罗蜜修行是有顺序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戒邪淫属于持戒中的一项,在六波罗蜜中排第二,排第一的是布施。布施做好了,持戒才能轻松。

5.为了戒邪淫 打下牢固基础

戒邪淫需要大的福力为基础。布施能产生福力,有大福力才能戒除邪淫恶习,并且福力大了,生活的品质质量都会提高。

6.为了抵抗干扰

我们生活在末法时代,电视,网络,杂志等包含很多不良信息,不良干扰遍布周遭,需以布施产生的福力,抵御恶劣环境带来的干扰。因不良干扰持续存在,所以布施也必须持续不停。

7.为了有充足的福报去消灭一切不良邪念邪行

戒邪淫的过程就像打仗。打掉一个个坏的思想,坏的习惯,坏的行为。必须要很多的“子弹”去消耗战斗,而布施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武装资粮”。

8.为了有正能量

只要布施出去的是好的,心态方法也正确,就是在向这个世界发出正能量。将来必将成倍接收正能量。正能量强了,负能量就弱。邪淫属于负能量,所以多发射出你的正能量,福力到了,自然身心清净。为了消灭负能量,持续不断的向这个世界,发射出你的正能量吧。

9.为了受苦果时,不那么痛苦

造了邪淫的业,苦果是非常惨烈的。积极布施能让苦果感受不那么强烈。一袋盐放入一杯水中,和一百袋盐放入江河中。肯定是一杯水感受更咸。我恶业虽然多,然我善业更大。积极布施让福德之水大量增加,苦果来时,让痛苦感受的程度大幅减轻。

10.为了来世

退一步讲,即便我这世,戒不了邪淫了,我积极布施,为来世积累福德。在人中布施做的好,即便堕入畜生饿鬼等恶道,饮食还能常常丰足。恶业经百千劫,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同理善业过了很久,因缘聚会时,还能感受乐果。乐于布施的人,不慎堕入恶道中,不会有饥渴的苦恼。现在布施,或是当世即得乐果,即便这世没享受到乐果,因果不空,来世因缘具足时,必得乐果。福能后世乐,何故而不作。

布施也是一门学问,大家可受持《优婆塞戒经》里面详细提到了如何布施。这是一部讲戒律的经典,世尊用了大篇幅讲布施,不就是告诉我们,布施做好了,持戒才能轻松吗。

那么如何布施呢?

布施分为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

法布施:可以详述自身经历 邪淫恶报,大家警醒! 或者各大论坛转发纵欲危害、戒除邪淫方法等方面的文章! 可以印 善书,流通戒色方面的书籍,如《寿康宝鉴》《欲海回狂》等!

财布施:除了印善书,还可以大量的放生,不仅救了被宰杀的生命,也培养了慈悲心,增加了福报!或者做义工,做善事,属于内财布施。

无畏布施:劝化正在邪淫苦海的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断除邪淫! 教会他们戒色养生的方法。

 

点我:

相关文章

印良法师:诌议“善智慧”

印良法师:诌议“善智慧”

诌议“善智慧” “为善至乐”的道理,看起来并不难,做起来也不复杂,真正实践起来,却又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顺理成章?坊间常说的一句俗语“积德行善”,好似是...

供养佛、法、僧三宝,功德无量,如何供养呢?这2

供养佛、法、僧三宝,功德无量,如何供养呢?这2

【供养佛、法、僧三宝,功德无量!我们该如何供养呢?】【如何供养佛?供养佛的福报】【如何供养法?供养法的福报】【如何供养僧人?供养僧人的福报】【供养三宝的福报】供养...

献血、放生、念佛的残疾人找到高薪工作

献血、放生、念佛的残疾人找到高薪工作

各位师兄,我七年前,从大学毕业,带着学士学位证书和英语八级证书,流浪滨城。因无当地户口,又兼右下肢残疾,五十多家单位面试,没有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而且,当时我家里...

信愿法师:助念之重要性(一)

信愿法师:助念之重要性(一)

【助念开示范例】助念之重要性(一)学佛以念佛为要,念佛以求生西方为要;欲求生西,以平生业成为要;无缘平生闻法念佛者,则以临终净念为要;自利既得,则以利他为要;利他...

继程法师:生命

继程法师:生命

生命 继程法师 离开了社会,我们就无法生活;离开了世间,我们的身心就没有了依住的时空;离开了色身,精神的作用就无法依之而生起;离开了心,色身也不能生存下去;离...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的四个原因!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的四个原因!

“何以故?”为什么(往生)这么容易呢?下面说了四点。【无外杂缘得正念】第一,“无外杂缘,得正念故”。是因为没有外杂之缘、内心有了正念的缘故。这一点要解释,有人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