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师:诌议“善智慧”

诌议“善智慧”

“为善至乐”的道理,看起来并不难,做起来也不复杂,真正实践起来,却又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顺理成章?坊间常说的一句俗语“积德行善”,好似是一种道德的考量标准,毋宁说是道德智慧的体现。

积善因还要智慧吗?

有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的时候,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为别人提供光明,帮助别人。如此一来,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便车,就把这个故事述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的说道:“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必要开开关关。熟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适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佛法的哲学逻辑听起来高深莫测,解析清楚了,很简单明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要想“让世界充满爱”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美好愿望,无需处心积虑地每时每刻想着自己如何如何地去“行善”,反观每一件要做的善举里都包含着“善人善己”的道理,做起来也就会轻轻松松,自自然然了。 

这难道不是“善智慧”吗?
“为善”智慧了,“至乐”的目的也就不难达到了。

佛法不是把人性抛在一边,孤独地行走在茫茫的环宇之外,而是实实在在的建筑在“普度众生”的“弘法”路上,唯有这样的研习佛陀精要,才能充分体味佛学的魅力,佛学的美妙。

点我:

相关文章

呷绒多吉上师:假如我们不幸得了癌症,就非常想要

呷绒多吉上师:假如我们不幸得了癌症,就非常想要

如何依止上师?假如我们对佛法有兴趣,对净土成就有信心,首先就要寻找一个依靠。要寻找依靠,就要在弘扬佛陀正法的上师大德里面,选一个来依止,因为佛陀现在已不在这个世上...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能做什么?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能做什么?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之后,这就是你们的师父

宣化上人:佛入涅槃之后,这就是你们的师父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A2.正宗分(分二)B1.明共世...

2019年国庆节儿子在五台山文殊洞的奇特感应和

2019年国庆节儿子在五台山文殊洞的奇特感应和

2019年国庆节儿子在五台山文殊洞的奇特感应和经历国庆节,我们一家三口去了五台山,某一日下午,去了文殊洞,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个场景,真心赞叹佛法不可思议...

【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无生忍的意思

【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无生忍的意思

无生法忍是什么意思?无生忍的意思  无生法忍,简称无生忍,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曰无生法忍。即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大般若经》卷四四九云:'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

您还敢堕胎吗?堕胎婴儿在中阴界里的凄苦景象!

您还敢堕胎吗?堕胎婴儿在中阴界里的凄苦景象!

这是现代中国女性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一般那个人都是找各种理由去拒绝一个生命的降生,并且轻率的放弃自己的孩子,几乎99.9%的人不知道自己正在犯一个重大的罪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