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布施统摄六度

佛给我们讲,布施有三种,第一是财布施,就是把自己的财物、衣服饮食这种种的物质,自己所拥有的这些物质乃至最宝贵的生命都要施与众生。在帮助别人摆脱贫苦、困难的同时,也能放下自己对于财物、甚至我们这个色身的执着,布施就是破除我们对这个我的执着。第二是无畏施,就是使众生脱离种种的恐怖,这是无畏施。第三是法施,应众生的机为大众宣说正法。

我们都知道,菩萨修行六度广度众生,那这里为什么只提到了布施?六度里面,菩萨要修六度万行的,这里只提到了布施而没有说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五个波罗蜜,只提到的是布施。《天亲论》中说:“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说的非常明白的,也就是说,布施统摄了六度。

我们刚才讲的财布施,财布施包括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外财布施就是指拿我们的财物去布施给大众,用财物来布施;而内财布施就是指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时间经历、还有我们的技艺来帮助大众。比如我们到社会上去做义工,到寺院里面来做义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身体技艺来帮助社会大众,帮助大家能够安心修学,这个财布施就摄布施波罗蜜。

第二是无畏施摄忍辱波罗蜜和持戒波罗蜜。无畏施就是使大众有安全感、没有恐怖没有恐惧的心。我们和大众在一起相处难免会有利害的冲突,如果你受了委屈甚至被别人冤枉不能容忍,用各种手段去报复给你不公平的人,这样就会给大众带来恐怖,所以无畏施也含摄了忍辱波罗蜜。你为了给大众能够无畏,你就先要学会自己的忍辱,所以无畏施含摄忍辱波罗蜜。无畏施同时也含摄持戒波罗蜜。你要让众生无畏,一定要做到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样你戒行清净,你的行为规范,能给大众带来安全感,能让大众安心,所以无畏施也含摄持戒波罗蜜。这是无畏施含摄两种波罗蜜,一个忍辱波罗蜜,一个就是我们讲的持戒波罗蜜。

法施,用法来布施。以佛法来布施众生必须具有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我们一个个的来讲。如果一个人怕辛苦、怕热怕冷、怕种种的辛苦,就没有办法来做法布施,对众说法心无疲倦这就是在精进了,精进波罗蜜;为众生说法时,遇到种种的问题和干扰而能说法无乱,这是禅定波罗蜜;这几个师父都有亲身的感受,过去师父在这上面给大家做开示的时候,下面一乱师父这就开始有点要浮动,随着现在讲经的时间越来越长,师父讲了十年了,你们下面再怎么乱师父如如不动,禅定波罗蜜。再加上师父刚才说的精进波罗蜜,看着上面的讲一个小时,但是这一节课要备课、要准备、甚至是十几天,查各种的资料。刚才讲的精进,现在讲的禅定。再有,说法之人不但要通达佛法还要能观机施教,根据众生的根性来说,这是智慧波罗蜜。真的就是这样,越讲经你的辩才真的无碍的,大家都说师父你怎么这么有智慧,任何的问题都难不倒你。这是智慧波罗蜜,通达世出世间法。随着你的修行、随着你的发心,自利利他,在你利益众生的时候,其实你这六波罗蜜你都具足了。由此可知,财布施、无畏施、法施统摄六度。

印光大师也说:“布施即一切佛法,佛法自始至终,不外一舍字,布施即舍即放下,推之,持戒舍贪嗔痴,忍辱舍嗔恚,精进舍懈怠、昏沉、掉举,禅定舍散乱、昏沉,般若舍二边及我法二执。”这是印祖的开示。佛法不外乎舍,所以这里说布施波罗蜜也就等于说六种波罗蜜,六种波罗蜜具足,也可以说包含了六度万行。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你做这些事情,就会被酒色财气给迷住了

宣化上人:你做这些事情,就会被酒色财气给迷住了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就有这种感应──孝感动天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就有这种感应──孝感动天

孝感动天◎ 宣化上人怎么叫“天伦”呢?就是天然的伦常。中国不是说有天伦之乐?按照世间法来讲,这是一种最应该的事,这就是天;天以自然为义,天就是自自然然的,说自自然...

多靠近​命好的人,你的命会越来越好

多靠近​命好的人,你的命会越来越好

告诉大家一个让自己好命的方法:就是和好命的人在一起,你的命就会越来越好。命好的人,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什么叫做命好,中国人讲五福,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

净空法师:这面子问题就把佛菩萨的加持障碍住

净空法师:这面子问题就把佛菩萨的加持障碍住

很多造作一切恶业众生,真的把佛法听懂、听明白,他真后悔,为什么没有早接触到?为什么到中年才接触到?已经造了十几、二十几年的罪恶;如果早接触到就不会走这些弯路,就不...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十年来,忽视因果伦理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社会提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有关,许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让人们对因果律失去了...

净空法师:教你看得淡,不是教你不负责任

净空法师:教你看得淡,不是教你不负责任

日常生活当中要看得淡,无论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愈淡愈好,将来往生的时候,没有牵挂,没有累赘,这才能得自在。教你看得淡,不是教你不负责任,不负责任,那又错了,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