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念佛人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把助念的

问:台湾有一居士曾在念佛堂当过维那,可是临终时却不喜欢听佛号,把助念的人赶走。请问如何防止这种障碍产生?

 答: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虽然一生念佛,但是对这个世间有所留恋,捨不得离开家亲眷属,不能放下财产,所以在临终时贪生怕死。我们一定要提高警觉,平常对生死这关一定要看淡,对于世缘要看淡,决定不能留恋,因为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人老的时候,就要想到快要走了,应该如何来处理自己的后事,这样心就放下了,走得也会很自在,念佛功夫也会很得力。

弘法利生也不是真的,不要把它当作是了不起的事,说放下就要放下,才得自在。佛教导我们要随缘,绝不攀缘。随缘就是恆顺众生,有机缘,我们认真努力去做;没有机缘,连念头都不生,这样多自在!现在有些人是没有机会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那是攀缘;佛教我们随缘,随现成的,绝不加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裡面,这才是真随缘!

大家一起共修,最重要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最重要的是「见和同解」;用现在话说,就是志同道合。大家在一起共修,有同一个方向、目标、塬则,有同一个看法、想法,才是真正的六和敬团体。一个团体人数再少,只有四、五个人,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就不是和合僧团。

共识如何建立?放弃自己的成见,共识就建立了;若坚持自己的想法、看法,共识就打破了。五逆罪是堕阿鼻地狱,五逆罪最后一条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六和敬。我们如果坚持自己的意思,坚持自己的主张,把见和同解破坏了,我们就造这条罪,将来死了以后堕阿鼻地狱。

所以,一定要谨慎,要读经。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不明理。你真正明白道理了,自然就放下了。你来跟我说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只要不妨碍大众修行都好。我们要学诸佛如来的「恆顺众生、随喜功德」,绝对没有自己的意思。大众的意思,我们看得清楚,这些都是妄想、执着,要慢慢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减轻。21-090-0068

 

点我:

相关文章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曾有学者认为,佛教经论(汉译佛典)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也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与提升。后世很...

当我们遇到别人指责的时候,生气不如好好地争气

当我们遇到别人指责的时候,生气不如好好地争气

学好佛首先不能生气,要消冤解气。生气不仅无济于事,还会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争气则正好相反,能够变生活中的阻力为动力。大家知道有一个很有名的领带,叫“金利来”。“...

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百业经:(7)嘎希美女 六国争娶毅然出家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国王—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林园果囿、牛肥马壮,整个国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梵...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9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9

  民国李四姑  李四姑,是四川荣昌李大娘的二女儿。姐妹二人,都是吃长素信奉佛。四姑十八岁时,听到行修上人开示净土法门,就皈依三宝,努力修行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三年不懈怠。民国壬申年八月初,早晨...

净空法师:做好事要随缘不可攀缘!

净空法师:做好事要随缘不可攀缘!

「相续十日十夜,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也」。这个方法好,你没有时间,你找假日,一年当中找一个长假,能够有十天十夜念佛,一年有这么一次、二次,好!平常没有时间念佛,用假...

施食感应太多了,工作生活特别顺

施食感应太多了,工作生活特别顺

清溪施食真的可以利益很多众生,我施食一年多,生活工作都越来越好,而且皮肤变好了。另外就是我今年35岁,过去的34年,我必须得晚上十点之前睡觉,晚上睡够8小时,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