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到别人指责的时候,生气不如好好地争气

学好佛首先不能生气,要消冤解气。生气不仅无济于事,还会使人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争气则正好相反,能够变生活中的阻力为动力。大家知道有一个很有名的领带,叫“金利来”。“金利来”的老板叫曾宪梓,刚刚做生意的时候他非常可怜,做了领带很难销出去,他只能去一家一家的西装店推销自己的领带。有一天他去一个店里,但是他还没说几句话,就被老板骂了出来,他当时很生气,心想:“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哎,我什么话都没说,你就把我骂出来,这个有点不合理吧!”他不开心。他为了知道老板为什么把他骂出来,第二天他就到咖啡店去要了两杯咖啡,然后端着两杯咖啡到西装店去向老板道歉。刚走进西装店,老板一看又是他,火又来了,刚想发火,曾宪梓就说话了:“这个老板,我今天是特来向您道歉的。我想请您告诉我,昨天为什么我一进来话都没说,您都不知道我是谁,就突然之间骂我、说我做 得不对呢?”这个老板一看曾宪梓的态度很诚恳,不像是来捣蛋的,老板的气一下子消了,打断他说:“你不知道啊,你昨天来推销的时候,你都不看看我在干什么,我正好在跟别人谈生意,你一来就跟我讲话,生意差点被你搅和了,你说我能不生气吗?”这个时候,曾宪梓再一次向他道歉。老板一看他那么谦虚,对他产生了好感,一番交谈之后,老板就让他的领带放在自己店里销售,还将他介绍给了自己的一些生意伙伴。曾宪梓打开了领带的销路,最后成了“领带大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别人指责的时候,生气不如好好地争气,心态要好,诚恳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能让拒绝你的人接受你,能让讨厌你的人喜欢你,能让否定你的人认可你,甚至能让反对你的人来帮助你,你这个人就叫有能量。所以要学会谦虚,学会能够低下头,这个人就会拥有佛的光芒。—20160917ks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念经打坐是行善吗?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念经打坐是行善吗?

因贪嗔痴,以身口意所造的业都是恶。不只是身,不只是语,也不只是意,而是因贪嗔痴引起的,以身口意所造下的一切恶业。这里也讲善恶标准。是善还是恶,就要看自己的这颗心。...

经常慈悲放生的人,这二十二件事会让您如愿

经常慈悲放生的人,这二十二件事会让您如愿

放生是第一有利的福报和功德,是最快改命的方式。古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救命的功德是非常之大。我们救马上要被杀害的众生,这个功德太大了。放生是让众生解脱...

净空法师: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

净空法师: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

人与人宿世的缘分,亲爱的缘分是多生多劫,怨恨也是多生多劫,情跟爱、怨跟恨统统都要放下,全都是障道的。从障道方面来说都不是好东西,都要放下。放下是不是绝情绝义?不是...

蕅益大师:上品上生三种人,首云:慈心不杀,具诸

蕅益大师:上品上生三种人,首云:慈心不杀,具诸

蕅益大师:示刘今度上品上生三种人,首云:「慈心不杀,具诸戒行。」盖戒为万行总都;而慈心不杀,又为戒行先务。以此圆发三心,何土不净哉。三心者:直心正念真如,名至诚心...

不生气,是一种​修养

不生气,是一种​修养

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一位高僧求教,高僧听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静室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

劝一人生净土,​即成就一众生作佛

劝一人生净土,​即成就一众生作佛

因果不虚,世间法布施尚有大利益。清代周安士著的《安士全书》就记载有一则小故事。神医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刻碑传世。有人为了牟取暴利,拓[tà]碑将药方印成书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