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四)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

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1]扭挒之痛。痛则瞋心生,而佛念息。随瞋心去,多堕毒类,可怖之至。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或妄动哭泣,致生瞋恨及情爱心,则欲生西方,万无有一矣。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屡屡探之,以致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2]之爱正同。经云:罗剎女食人。曰我爱汝,故食汝。彼无知之人之行孝也,令亲失乐而得苦,岂不与罗剎女之爱人相同乎。

吾作此语,非不近人情,欲人各于实际上讲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贤孙亲爱之一片血诚,不觉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爱亲者,必能谅之。[(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拗折(ǎo shé):断折。

[2]罗刹女:食人之鬼女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能够放下,就可以超越一切魔难

海涛法师:能够放下,就可以超越一切魔难

唵 嘛呢 呗美 吽(3遍)。有可能我们过去的妈妈在天上,就像佛陀的妈妈一样;有可能我们过去的妈妈在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鬼道、畜生道,所以这六个字代表对六道的众...

大安法师:中阴救度和神识接引

大安法师:中阴救度和神识接引

净土法门临终接引跟西藏的中阴救度有本质上的不同。在《西藏生死书》中特别强调中阴救度,描述亡者在中阴身阶段中第一天经历什么境界,第二天是什么境界;或者还会讲破瓦法,...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

大安法师:中阴身阶段会更容易往生吗?

大安法师:中阴身阶段会更容易往生吗?

这个助念的功德,是不可小视的。我们一般的念佛人,可能平时念佛还做不到十分稳妥,就好像爬山,需要人帮一把才能够安稳地到达山顶一样。助念是帮助亡者提起正念。同时,助念...

索达吉堪布: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

索达吉堪布: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

嘎玛仁波切: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孝顺供养父

嘎玛仁波切: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挡不住孝顺供养父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