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不守戒就是末法

受戒后要本着「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

◎一九八六年九月叁日开示

受戒后要守戒,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就是止恶防非,停止一切诸恶,奉行众善,防止犯错。受戒后要本着「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去做,那就是守戒。在行为思想上儘量把恶停止,儘量去做善,帮助旁人。要时刻防备自己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戒的意义。佛子持戒要注意此点,看自己能否照着去做?

各位皈依叁宝后,对佛法僧要时刻存着恭敬心。因为一切唯心造,如果心常恭敬叁宝,久而久之,自然与叁宝合而为一,而成为佛宝、法宝、戒宝。皈依叁宝后,遇到佛像都要恭敬礼拜;佛经都要放在世俗书的上边,及尊重的地方,佛经最好尊重整齐地放好,不可以放在楼梯边人走路的地方,要放在乾净的地方。要时刻尊重佛法僧戒,切不可存轻慢之心。

持戒就是清净自性,把自性所有的乌云黑暗一扫而空,不守戒乌云就重重无尽。越不守戒,乌云越多,就好像天空的乌云一样。人不守戒,则在自性上产生染污的乌云。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所以我们必须严守戒律,持戒就是正法,不持戒就是末法。

我们听闻佛法不要贪多,最重要要止恶防非,能知能行,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就够了。当佛要入涅槃时,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其中问到当佛在世时,佛弟子以佛为师;佛入涅槃后,我们应以何为师呢?当时佛郑重地告诉出家、在家弟子要「以戒为师」。所以我们念皈依时,也念皈依戒,就是以戒为师。你想真正学佛法,就要以戒为师,不是在口头上说戒、戒、戒,要在心里戒。

五戒不犯,心里就光明。犯戒的人,你听他讲话,就知道里面总有个鬼,他讲话不能扬眉吐气,理直气壮。他后边总是有一根绳子在拉着他,就好像鬼拉住他的尾巴,叫他害怕。

无论我到什么地方,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身上没带枪、子弹等等武器,但有些邪里邪气的人,见到我就害怕,甚至害怕得战战兢兢的,连话也不敢讲,看也不敢看我。今天我告诉你们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守戒,一天到晚住在乌云里,在黑暗里躲着,见不到光。

不守戒就是末法的表现,你们要护持正法,就要守戒。守戒不是叫人守,要自己守。不守戒,自性就受伤;自性受伤就是染污、黑暗,就好像镜子上盖了很多尘埃,照不见人。我们自性就像镜子一样光明,我们塬本都有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自性是光明无量的,但因为不守戒,光明就显不出来,记忆也不好了,什么都不好了。为什么人愚痴?就因为不守戒。还有现在有一些弱智儿童、低能儿童,也是因为前生不守戒,所以就和马、牛一样愚痴,虽然有人身而无人智,不但愚痴而且颠倒。

就像今天有个人来问我,他是第几地菩萨?根本他连菩萨的边都还没有摸着,就问自己是第几地菩萨?你说可怜不可怜?这一类人都是不守戒,所以变成神经发狂。

佛就是大智慧,谁有大智慧,就像佛一样。不能成佛,就是因为不守戒。佛生生世世都是在守戒,戒丝毫也不犯,所以证得佛身,有叁身、四智、五眼、六通。要是每一个人都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守戒。

 

点我:

相关文章

王雷泉教授: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以《

王雷泉教授: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以《

佛教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以《维摩经》为例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 王雷泉 提要 一个健全的佛教教育体系,应该是以佛学院的宗教教育为核心,以居士组织和居士教...

净空法师:六道轮回是自己感应而去的,不是有什么

净空法师:六道轮回是自己感应而去的,不是有什么

所以六道轮回是自己感应而去的,不是有什么人主宰,那就不对了,那就错了。阎罗王有没有?有,确实有,他也做不了主,没有予夺之权。一切造作,自作自受。你什么样的心态,自...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陷入恐惧,接着就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

净空法师法语:生活在灾难的边缘,如何趋吉避凶?

净空法师法语:生活在灾难的边缘,如何趋吉避凶?

生活在灾难的边缘,如何趋吉避凶?古今中外,人人皆有趋吉避凶的观念,但对如何趋吉避凶一无所知,如果此地有灾难,另外找个地方去躲避,行不行?谚语所谓“在劫难逃”。若在...

男女交往,心诚念正

男女交往,心诚念正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恋爱,以致直到婚嫁时,都必须在不犯邪淫的前提下进行,才能确保各人的节德、寿康与幸福。所谓在不犯邪淫的前提下进行,...

念佛放生治好癌症

念佛放生治好癌症

末学接触佛法时间不是很长,到现在接近4年,期间时而精进,时而懈怠,但对于佛法还是深信不疑!二零一五年5月给母亲打电话的过程中得知大姐怀孕的消息,可以说这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