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很多人觉得持五戒都是很大的挑战,持不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具有像佛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具有像佛一样的紫磨真金色,就具有佛一样的六种神通、无碍的辩才。那你说,这能理解吗?但确实是西方净土给予众生的一种现实。只要你具备信愿,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愿意去,乃至十声,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都来接引。那你念十声佛号,你在世间该干什么你可以干什么。你做公务员,不妨碍你的公务;读书人,不妨碍你读书;经商人,不妨碍你买卖;乃至于出家人,也不妨碍你参禅。只要你把世间和出世间功德全都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都来接引。

有这样的一个方便而究竟的方法,那我们听闻到,为什么还不去修行呢?那不去修这个法门,可就是愚痴到极点了。那世间人确实:碰到这么大便宜的事,在想象当中应该都会很高兴的去修行啰!但恰恰有很多人却不去修行。

这里龙舒居士就举出一个例子,说他有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这个人呢,平生就造作了很多杀鱼的罪过,晚年就得了重病。大概属于中风这之类的,半身不遂呀,动不了。那么龙舒居士就哀怜他平生造的罪恶以及得了重病的痛苦,就去看望他。希望能给他一点信仰上、心性上的帮助。

一见到这个相识的人呢,就很诚恳地劝他念阿弥陀佛名号。那劝勉的过程,肯定龙舒居士会各方面谈道理了。念这个佛号的功德利益,对我们以后往生的归宿,消业障的功能,以及念佛可以使病情减轻甚至转好的功德,肯定都要讲述一番了。但是这个人听了之后,听不进去,坚决不肯念这句佛号。听不进去呢,就跟龙舒居士说那些家长里短的闲杂话。一般人的心里都是世间的东西呀,所以一见面都是那些世间的家长里短的话。

龙舒居士非常感慨:“这可不是由于他恶业很重来障碍嘛,以及得的这个疾病也昏迷了他的智慧。这时候他已经没有办法回转他平时造业的心来念这句佛号。等到一口气不来,闭眼之后,那一定是到三恶道里面去了。”

由这个事情,所以龙舒居士说,修行净土法门的人还应该赶紧呢,早日从这个世间的这种造业的过程当中回头。因为大部分人在这个世间都是造业的,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很多人觉得持五戒都是很大的挑战,持不了。有些企业家都觉得:“我持五戒,比如不喝酒——不饮酒戒,我就持不了。我谈生意,很多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所以你看看这个时代,才知道持五戒都是很难的一个时代呀!所以在这里,要赶紧早点回头,要坚信阿弥陀佛。知道五浊恶世环境这么样的险恶,生起大的厌离心:今生一定要念佛离开这么一个世间。要么我们造作的恶业太重,那就直接到了阿鼻地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出头了。

再就是由于我们造业很多,确实让我们的信心没有办法建立,这句佛号真的是念不出来。印光大师说他为什么要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其中有一点是:感觉到这个时代众生的业障太重。他就谈到一个例子。原来印祖在北京圆广寺挂单的时候,有一天他就跟一个道友出来。在街面上正在走的时候,有个乞丐过来向他讨钱。印祖身上是带了点钱,就说:“你要钱,好,你念一句佛号我给你一钱。”这个乞丐不念。不念,印祖说:“你念一句十句佛号,我给你十文钱。”这个乞丐还不念。那印祖就把身上所有的钱全都掏出来了,说:“你念一句佛号,我都给你(一钱;尽管念,钱给完为止)。”(见印祖年谱)然后这个乞丐一听,“哇”的哭起来了,哭起来了都不念。最后印祖就给了他一文钱,说:“太乏善根!”就离开了。还确实这个时代很多众生,他就是这句佛号念不出来。

去年有一位居士跟我说,他街面上也看到一个乞丐,然后他让乞丐念。还真的那个乞丐想要钱,想念,这四个字就是念不出来。“阿弥陀佛”,真的他念不出来。念不出来,有一种是他可以念出来,但是他不相信,他自己就不肯念,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他确实想念,但就是念不出来。你说说,这不容易呀!在末法(后期)的时候,经典当中说,你能够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全念成的人,就是南阎浮提的大导师——最厉害的人。你到地狱里面去度众生,“你只要念一句佛号就能出来”,但是地狱众生就是念不出来。现在我们觉得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由于我们业障还比较轻,还有相当的善根,所以很轻易的念得出来。业障重到一定程度,还真的就念不出来。所以这桩事情,是要早早去办理的一桩大事。

 

点我:

相关文章

南怀瑾:佛教治疗抑郁症的故事

南怀瑾:佛教治疗抑郁症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川东万县,也是有一位牢里的犯人,也是想逃。这个人没念过书,只听过“西游记”里有个孙悟空本事很大,上天下地,变来变去,所以,他在牢里,天天就念齐天大圣...

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得身心轻松大自在

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得身心轻松大自在

一切放下,身心现在人讲轻松,我们佛法里面讲得大自在,你就入境界,得大自在是自受用,是你自己的享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今天做不到,什么原因做不到?这些东西常常...

仁清法师:不是只有念佛的功德才能回向西方

仁清法师:不是只有念佛的功德才能回向西方

“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事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这个意思是这样,一些...

嘎玛仁波切:修持皈依的最终目的就是证得自性佛果

嘎玛仁波切:修持皈依的最终目的就是证得自性佛果

我们要明白修持皈依的最终目的,就是证得自性佛果,自己成为自己的依怙,进而引领众生证得佛果。所以,我们要期许自己,下决心从最初就依此修行,直到证得菩提之前,永远不要...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

学佛人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学佛人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