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我看到他有错误,却赶紧把我的功德林烧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

生气、瞋恨,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把火,它能够将我们的功德林都烧掉。我们要修一点点功德,是很不简单,必须要很辛苦,就像栽培小树苗要成为树林一样,可能要种三、五十年,才稍微像一个树林,但是我们若起瞋恨的心,就等于放一把火,一下子,就将三、五十年的苦心烧得精光,前功尽弃了。所以说,如果要行菩萨道,必须要忍辱,保护我们的慈悲心,不要让它生起瞋恨。

我们时常都会觉得说,因为他很没道理,很可恶,他做了很坏的事情,使我不得不生气啊!一般都是这样讲没有错,但是,我们进一步想想看:他很没道理、他很可恶,那本来是他自己的行为不对,算起来是他的过失啊!本来是他有过失,结果我却很生气,烧我的功德林。这等于就是我看到他有错误、他有过失,却赶紧把我的功德林烧得精光,这样对吗?有必要吗?别人若是在烧他自己的功德林,我们甚至要发慈悲心去帮他救火,将他的火灾消灭。哪有说看隔壁火灾,回来我也赶紧自己点一把火,自己烧起来?这样说起来,是很没道理,不过,我也时常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时常都会领到一个大奖杯,这个大奖杯上面是写着什么呢?写着:【天下第一大傻瓜】。

对方若是功德林烧得精光,没有地方住的时候,我自己的功德林若照顾得好好的,还能招待他来这里纳凉。难道需要和他两个人一起凄惨的烧,烧到没有一处可以纳凉。

我有一个小小的体验,可以提供给大家作参考:我发现生气也是一念心,慈悲也是一念心,其实生气较费力,慈悲较简单,不但简单,还快活省力。


有一位老菩萨,她说自己如何降伏瞋心的经验给我们听。她的先生有时候都会做一些我们身为第三者的人,听起来也觉得那实在是一些很困难的考验。她是一位很努力修行的人,当她的先生惹她生气的时候,她都怎么想呢?她说:“并不是每次都是你对我错,是我的功德林栽培很不简单,我舍不得烧我的功德林,所以不要和你计较,不要和你生气的。”这位老菩萨她知道自己要种功德林很不容易,所以,她就舍不得生气,舍不得烧自己的功德林。

 

点我:

相关文章

要学会宽容,包容别人。学会吃苦,学会吃亏

要学会宽容,包容别人。学会吃苦,学会吃亏

我们对人间的烦恼,今天如果能够想得通,才是能超越自己的人,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想不通,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我走不出来,我难过,我忧伤……”很多人就是跨越不了...

每当遇到惹我生气的人或事,我们就在心中默念这三

每当遇到惹我生气的人或事,我们就在心中默念这三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

卧榻之侧安睡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卧榻之侧安睡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中有一句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想想,我们一生之中,都是什么人鼾睡于我们的卧榻之侧?有两种人最久:一种是亲人,另...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海贤老和尚随缘妙用警醒一居士:念佛除眼疾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

大安法师:正解“临终正念”

大安法师:正解“临终正念”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

独尊湛现:不要把“随缘”当成马马虎虎

独尊湛现:不要把“随缘”当成马马虎虎

阿弥陀佛,大家好。学佛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大家能够对自心的觉悟。觉悟什么?我们凡夫处于迷茫的状态中,对尘世间的事相,名闻利养,富贵荣华,这种种的名相所困,不能自拔。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