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湛现:不要把“随缘”当成马马虎虎

阿弥陀佛,大家好。

学佛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大家能够对自心的觉悟。觉悟什么?

我们凡夫处于迷茫的状态中,对尘世间的事相,名闻利养,富贵荣华,这种种的名相所困,不能自拔。认识不到这些名相的实质,所以造成迷心捉物。

换句话说尘世间的所有名相都是影子而已,它不是真实永恒存在的,也包括我们的身体,它都是生灭无常,心性所影现出来的幻像。

所以我们学佛法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心能够对此的了解,佛曾告诉大家,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有些人学佛的时间很久,也讲的很明了,可是境界来的时候把握不住,始终随着境所转。这说明有两个原因:

第一,光说不练,纸上谈兵,华而不实,这就是自欺欺人。

第二,也很用功,但是对修学不知道从何下手,造成忽明忽暗。

修学必须具备正知正见的领路人,然后务实努力修学。一定要说到做到,亲证才是。

对自心的转变,对自心的降服,是亦难亦易的事,因人而异。无论是难还是易,必须要达到对事相的取舍自如。

我们学习佛法,是让我们大家对事相的了解,让我们对大自然的一切有所认识。

在这里希望众亲学习佛法要认真投入,不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为什么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进展这么缓慢?就是不能务实,把功夫寄托在嘴巴上,练口才。

比如说“随缘”,有的把随缘二字给误会了,随缘不能当成马马虎虎,随缘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就是说在生活中,事业中要认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有质有量,万事都要讲个度,就是界限。不能忽左忽右,过于执着痴迷,钻牛角尖,更不是放弃。

要把每一件事项,有程序的,做到井井有条。随缘就是说可以认真努力明了地造作,而不是对事相的痴迷或放弃。

真正的修行是在事相中获取,在事相中对自心的锻炼修正。

另外,我们人生中无论处于任何的角度,如果增加佛法中的理念,佛法中的智慧,那么也会让我们的事业,工作,家庭,社会都会更加圆满的。

佛法中的智慧超出我们凡夫常人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吸收圣人的教诲,有助于我们的成就。

吸收佛法的智慧时,不能用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衡量,如果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衡量,其实还是自己的原点。

在学习时,把自心静止,认真去吸收。这样才能把佛的智慧变成自己的,也就是说我们利用佛的智慧。如果用自己的思维,就很容易把佛的智慧给误会、歪曲。不能把方向弄反。

这个智慧从何展现?佛告诉大家,真正的智慧是在禅定中所现。

就是说在静中,我们内心的海洋世界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心态所创造出来的。当我们心态静止下来才能发现。

所以说至于如何创造,在于个人的发挥。在我们人生中,充分地利用好佛法,找到佛法的价值观。佛法与世间法是相融的,是不可分开的。

好了,阿弥陀佛,释桑吉。

 

点我:

相关文章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金钱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以此为编号开...

“放下”原来是这个意思,有多少人误解了多少年?

“放下”原来是这个意思,有多少人误解了多少年?

第二个问题,他说我曾经说过“念佛人要万缘放下,老实念佛,一门深入”,这个话我常讲,没错。他说:有些人断章取义,理解不透,于是把工作辞掉,家庭也不要了,影响非常不好...

海涛法师:念佛、诵经若是一种傲慢心,鬼都生气,

海涛法师:念佛、诵经若是一种傲慢心,鬼都生气,

就像我以前,看到一个出家人在拜佛,我说,你不要拜了,因为你这样拜,你只是在表现自己很会拜佛,一副很骄傲的样子,你看,我在拜,你们都不拜,他说,师父 你怎么会这样讲...

不可思议!善的力量既可帮助别人也可拯救自己

不可思议!善的力量既可帮助别人也可拯救自己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得是破草屋,穿得是破衣服,冬不防寒,夏不遮羞,以乞讨为生,日子过得很艰苦。  但这个穷人有一个绝活儿——善解鸟语。麻雀、燕子、鸽子等等鸟叫,他都能听懂;鸟语花香的时节,...

御马三法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样的人,佛陀就说什么样的法。佛陀像钟一样,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  有一天,一个训练马的调马师带着诚恳的心来请求佛陀指示他的迷津。佛陀明白他的身...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见污秽身深信无常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有位年轻的比丘进城托钵,看见一位容貌端正的女子。比丘对她产生了欲念,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不但茶不思、饭不想,还卧病在床,形容憔悴。师兄弟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