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愿比丘的愿力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施主财富圆满,但他的儿子在娶妻之后,一直没有小孩,所以他们常常祈求天尊,希望获得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儿媳终于怀孕了,她非常高兴地告诉丈夫,并发愿:“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孝顺父母,行持善法,光大整个家族及自己的种姓。”

  这时,阿那律尊者以声闻眼观知一位最后有者(表此世一定会证阿罗汉果位)已经投胎到施主家中,而且度化施主一家人的因缘也已经成熟,于是就去施主家,为他们传了相应的佛法。施主一家对尊者生起很大的信心,皈依三宝,守持居士五戒。

  有一天,阿那律尊者独自一人到施主家,施主惊讶地问:“尊者,您是大阿罗汉,怎么会没有侍者呢?”

  尊者说:“我找不到侍者,你能否替我找一个?”

  施主马上说:“我家儿媳已怀孕,若生下来是男孩,一定送给尊者作侍者。”

  尊者说:“长者既然如此发心,那就一言为定。”说完,尊者便走了。

  不久,施主的儿媳妇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儿子,因为这孩子是祈求很久才得来的,因此就取名为“能愿”。能愿长大后,学习世间各种学术,无不通达。此时,阿那律尊者观察到他出家的因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去施主家化缘。

  尊者见到这个孩子就问施主:“这位就是在未出生前,您已经答应给我作侍者的孩子吧!”

  “是的,尊者!”接着,施主把孩子叫到身边,对他说:“孩子啊!当你还没出生以前,我已经答应把你交给尊者作侍者了,希望你能尽心侍奉尊者,圆满我当初的承诺!”

  这孩子听了很高兴地说:“这是爷爷对我的恩赐,我会好好侍奉尊者的。”

  于是,阿那律尊者把能愿带回经堂,给他剃度、皈依、授戒、传法。能愿比丘非常精进,前夜后夜都不睡眠,努力修持。

  有一次,能愿比丘得了重病,他的父母知道后,马上带着药品来寺中探望。几天过后,能愿比丘的病情没有好转,他的父母无法长时在寺院里照顾他,特地请示尊者:“尊者,我们家事繁忙,住在寺里有许多的不便,能否允许能愿比丘回家养病呢?”

  尊者知道能愿比丘回到家中也能证阿罗汉,所以就答应了。

  能愿比丘被父母接回家中,遵照医生的嘱咐,多方治疗,渐渐地对病苦生起厌烦心,也对轮回生起出离心。他精进努力,最后,断除一切烦恼,在家中证得阿罗汉果位。

  证果后,他观察父母及家人的根机,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他们以智能也都证得预流果。这时,能愿比丘再观察自己的前世,知道自己前几世都是人,但都是短命多病,而且生生世世都感受这样的报应。因此,他对自己的肉身生起厌烦心,于是示现身体放光、出水、燃火、闪电等种种的神变之后,进入无余涅槃。

  涅槃后,他的父母用白、黄、红、蓝四色布包裹他的遗体,准备抬到尸陀林去,但无论如何都抬不动遗体,便去请示阿那律尊者。尊者觉得也许是能愿比丘前世的愿力所导致的,于是就到世尊面前,对世尊说:“世尊!能愿比丘已在家中圆寂,但搬不动他的遗体。”

  世尊告诉比丘们说:“罗汉比丘已经在家中圆寂,所有比丘都应该去供养他的遗体,我也一起去。”于是世尊率领僧众一同前往能愿比丘的住所。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听到这件事后,也带着五百位比丘尼一起去。同时,给孤独长者也带许多优婆塞和优婆夷前去。

  如此,佛陀与四众弟子都聚集在能愿比丘家。有一些优婆塞请求世尊,希望由他们抬能愿比丘的遗体到尸陀林去,世尊答应了。于是,一群人顺利把遗体抬到尸陀林,四众弟子在遗体前发愿,供养各种香、花,并将火化后的骸骨,建造遗塔。

  这时,世尊为四众弟子传授无上甚深的妙法。传法圆满后,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能愿比丘以前造了什么业,生在富贵之家,却是短命多病呢?”

  世尊说:“比丘们!任何人前世所造的业,无论是善是恶,其业果都不会成熟于外境的地、水、火、风上面,一定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能愿比丘也不例外。

  在贤劫人寿四万岁的时候,有一位住在聚乐王宫前的大臣,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为对轮回中众生的生、老、病、死苦生起厌离心,就到森林里修学三十七道品等妙法,后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转十二大*轮度众生,他就是贤劫中的第一尊佛——拘留孙佛。

  小儿子从小行为放荡,喜欢杀生、邪淫等恶行,尤其喜欢打猎,曾杀害成千上万条的生命。后来,由于拘留孙佛回宫传法,他也被教化皈依佛门,受了居士戒,并发心修建经堂,供养僧众,还发了一个愿:‘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愿我生生世世能令如来欢喜,并在如来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位。’

  但是他杀生的果报最先成熟,因此无论他投生到哪一道,都是短命多病。又因为他供养僧众及修建经堂的功德,使他生生世世财富圆满,能接受如来的教化,又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

  比丘们又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能愿比丘的遗体让人抬不动呢?”

  世尊告诉他们:“在贤劫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孩子,他在出家后就证得阿罗汉果,进入涅槃。涅槃后,阿罗汉的上师,也就是能愿比丘的前身,收集遗体供养,并发愿:

  ‘希望我将来能在释迦佛的教法下证得罗汉果,入涅槃的时候,佛与四众弟子一起供养我的遗体。’

  由于这个愿力现在已经成熟,所以我与四众弟子一同去供养那具抬不动的遗体。这就是众人抬不动遗体的因缘。”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腑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

北宋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北宋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宋朝丞相张商英居士,兜率从悦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新津人。张商英居士身材高大俊伟,豪迈负气。十九岁那年,入京应举,途中经过向氏家族。向翁前一天晚上梦见神人告诉他说 “明日...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普陀洛迦山开山故事:古佛洞

  普陀山飞沙岙西北首,有一个供奉“肉佛”的岩洞,叫古佛洞。说起这个梵刹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很早以前,洞里住着一位高僧,人称仁光师。仁光师收了两个徒弟,大徒弟叫慧性,小徒弟叫慧明。慧...

法句经故事集:瞎眼的阿罗汉

法句经故事集:瞎眼的阿罗汉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第二天早上,精舍的其他比丘前去找他时,发现这些昆虫的尸体,他们认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报告这件事。  佛陀首...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寺。  一天,印光大师与一位法师从西直门外向圆广寺方向走去,碰到一个要饭的,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