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却认为:“天底下最苦的莫过于饥渴的感受。”最后一位比丘则表示:“天底下最苦的是惊怖。”四位比丘在这个话题上争论不休,始终得不到答案。

  佛陀藉此因缘,适时前去关心。比丘一看到佛陀,马上停止争论,向佛请示讨论的内容。佛陀说:“你们所认为的,都不是苦的究竟原因。天底下最苦之事来自色身,所有饥渴、寒热、嗔恚、惊怖及色欲等灾祸,都是由于它的存在。所以色身是一切苦恼的根本,也是祸患的根源。众生于三界中茍延存活,互相欺凌,心中亦被忧惧烦恼所束缚而轮回不休。所以,想要脱离世间苦痛,应当寻求寂灭之境,收摄身心,最后达到一念不生,即能证得真正快乐的涅槃境界。”于是,世尊说了一首偈语:"

  热无过淫,毒无过怒,苦无过身,乐无过灭。

  无乐小乐、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乃获大安。安。

  我为世尊,长解无忧,正度三有,独降众魔."

  接着,佛陀对四位比丘说:“久远以前,有一位名为精进力的比丘,具足五种神通。每当他在山中树下独自修行时,总有鸽子、乌鸦、毒蛇和鹿围绕身旁,这让它们感到安稳。鸟兽们白天外出觅食,晚上则回到比丘身边。有一天晚上,这四只鸟兽互相讨论:‘世间之苦,何者最重?’乌鸦说:‘我认为饥渴最苦。因为饥渴时,身体虚弱,不仅眼睛看不清,而且神志不宁,常常不顾被猎人利刃宰割的危险而自投罗网。我们有很多同伴就是因此而丧失性命。’鸽子说:‘淫欲最苦。因为色欲炽盛时,内心失去理智,行为也就毫无顾忌,于是危险就接踵而来,甚至连性命也会不保。’毒蛇认为:‘嗔恚最苦。当毒害他人的心念一起,不分亲疏远近都会遭到危险,这种毒意不仅能杀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鹿则表示:‘惊怖最苦。每当我在山林旷野间游走时,心中总是怀忧恐惧,害怕被猎人或豺狼捕捉。只要听闻一点儿声响,就会惊慌地逃向岸边或躲到坑洞之中。奔逃时,即使是母子亲眷,也无暇相顾。所以,我认为惊怖是最苦的事。’ 比丘听到鸟兽的对话,告诉它们:‘你们所说的都是枝微末节,没有探究到苦的根源。天底下最苦之事,莫过于拥有这个色身,我们就是因为它而产生无量的忧愁与畏惧。所以,我舍弃世间一切,出家修行,断除所有欲望想念,不贪著四大的享乐,就是要斩断痛苦的根源,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即是心念寂灭,没有形相,不受色身的束缚,这才是最大的安乐。’四只鸟兽听了比丘的解说后,便心开意解。”

  佛陀告诉四位比丘:“当时的五通比丘就是我的前身,而四只鸟兽就是你们四人。你们在前世早已听闻过苦的真正根源,为何今日还是抱持错误的见解呢?”四位比丘感到十分惭愧,志心忏悔,思惟此理,当下即证阿罗汉果。 众生为了满足四大假合的色身,竭尽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追求虚妄不实的感受,不仅看不清世间的真相,更因造作种种恶业,而迷失于苦海当中,不得出离。所以想要得到究竟的安乐,而不沦为物欲下的奴隶,唯有收摄六根,勤修善道,不逐物流转,才能找回真心,最后必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与解脱。

 

点我:

相关文章

佛经里的故事  宝海童子

佛经里的故事 宝海童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谁才是聪明人?

谁才是聪明人?

  有一次,两位小偷与一群信徒,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听闻佛陀说法。其中一位专心闻法,所以马上就了悟佛法。另一位却不用心,反而到处偷取信徒的钱财。佛陀说法后,两人回到第二位小偷的家,这时候,他嘲讽不偷钱...

观世音菩萨显圣故事:鳌头观音

观世音菩萨显圣故事:鳌头观音

  一天,观音菩萨用慧眼四方眺望,忽然看见南粤海域升起一股黑烟,波浪冲天。观音菩萨想,这天下总是不太平,处处有风烟。南粤海域突然升起黑烟,很不正常,说明那里肯定又出了事。于是,驾起祥云,来到了南粤...

巨商静心复得伞

巨商静心复得伞

  有一位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特制了一把油纸伞,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只因他劳累之余在凉亭...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外表能概括的……

人的内心,往往不是外表能概括的……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著鼻子走过。  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

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

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果园中。这天,有一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来芒果园拜访佛陀。他向佛陀顶礼后,建议佛陀说:“世尊!那烂陀是一个繁荣富裕的城市,人口众多,世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