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丹居士:禅,是真诚的生活

禅,是真诚的生活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净慧法师说过:“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

禅的智慧是普遍地融入生活之中的,在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泡茶、钓鱼、写字、作画、耕田、旅游、散步,只要真诚而专注,都可能有一种特别的会心,特别的境界。

生活是禅,人生亦是禅,一切真、善、美都是禅。禅,是真诚的生活,真诚的投入,无量的福报。真诚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禅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智慧,还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坦诚,在杂乱的生活中给人们一种超然于世的心境,从纷乱的世界和诸多的欲望中让人们发现自己的真心和诚意,无嗔无痴,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

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园好菊花。山下村子里的人纷纷来向禅师要几株,想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拣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

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没几天,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说道:“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院香味的。”禅师笑道:“这样岂不是更好,三年后一村菊香!”

在这个世界上,真诚是一缕阳光,照亮一个人的心灵。一个真诚的人,必定具有高度道德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认真、热心和坦率。曾经的人和事,蒙上了岁月的尘埃,渐渐变得模糊。然而,一个人的生活信条却在这些经历的累积中愈见清晰,那便是做人的准则:做真人,有真心。

平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用伪心行吗?不行。要在这一生中得真实的受用,一定要学会用真心。生活离不开真诚,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真诚是财富,是个人最宝贵的修养。在这方面进行投资的人,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一对夫妇,在同一家企业工作,都是老实巴交的小职员。企业推行改制,他们在第一批人员分流中下岗了。夫妇俩平时待人不错,在街坊邻居中极有人缘,下岗后就在小城新兴的一个服装市场里开起了一家川味火锅店。

火锅店刚开张时,生意冷淡,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但不出三个月,夫妇俩便以待人热忱、收费公道而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

不知何时,火锅店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观:每到吃饭的时间,小城里行乞的七八个大小乞丐,都要成群结队地到夫妇的火锅店来行乞。夫妇俩总是宽容平和地对待这些乞丐,施舍给乞丐们的饭菜都是从厨房里盛来的新鲜饭菜,并不是那些顾客用过的残汤剩饭。

夫妇俩所做的这些善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像水的流动一样泰然而安详。正如禅语所说:“善心如水。”

一天深夜,一家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老板忘了将烧水的煤炉熄灭,结果引发了一场大火。这一天,火锅店男主人外出进货,店里只留下了女人照看。一无力气二无帮手的女店主,眼看辛辛苦苦张罗起来的火锅店就要被熊熊的大火所吞没,但就在这危急之时,只见那帮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冒着危险将一个个笨重的液化气罐不停地往外搬运到安全的地段。紧接着,他们又冲进马上就要被大火包围的店内,将那些易燃的物品也全都搬了出来。

消防车很快开来了,火锅店由于抢救及时,虽然也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损失,但终于给保住了。而周围的那些店铺,却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施救,早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由于火锅店的许多用具家什都在乞丐们的奋力抢救下未受大的损失,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下午,火锅店便恢复了营业。夫妇俩都思谋着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更加真诚地对待那些上门乞讨的乞丐。但奇怪的是,这七八个平时天天上门行乞的乞丐,自火锅店恢复营业的那天起,就再没有见到过他们的踪影,好像一下子便从小城里消失了。

后来,有小城的人到另一个城市去出差,又发现了这群乞丐,不过他们已经不再行乞,而是改为拾荒捡垃圾为生了。后来,夫妇俩为感激这群乞丐的帮助,曾专程到那个城市去探望。老乞丐满眼热泪地对夫妇俩说:“在小城乞讨的日子,从来没有人把我们当人看待,只有你们夫妇俩把我们当人,是你们夫妇俩的尊重,使我们又重新恢复了自尊和自信。我们之所以要离开小城,是因为我们想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尽管我们目前仅仅只能够靠拣拾垃圾为生,但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在真诚里,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的东西,因为那是人性的闪光点。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感受着彼此的真诚,在这份真诚中,人们相互温暖着。真诚是一种宝贵的前进动力,有了它,使人愉快,使人振奋,也让人得到真诚的回报。

当然,也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甚至还会受骗上当。这就是真诚的代价,但是真诚的代价总比虚伪的恶心好,至少还在心里留下一点对于人性的希望和憧憬。不管这点憧憬是在对方的心里,还是在我们自己心里。有了这一点点憧憬,我们才能坚守未泯的良心。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车内往生以示现,预知时日香满园

信愿法师:车内往生以示现,预知时日香满园

【念佛感应录】车内往生以示现,预知时日香满园我的父亲自从2012年接触了佛法之后,就一直在念佛。他没有文化,晚年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后来又检查出了肺癌。...

兄弟修道

兄弟修道

  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弟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弱子,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某日,一高僧路过,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并将家中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喃喃自语:舍得,...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

四种马

四种马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安居,见到比丘们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利喜。  「在王舍城内有四种马:  第一种马,看见主人的鞭影,立刻知道急速行驶,善于观察地形,体会驭马...

佛陀的忏悔

佛陀的忏悔

  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又到了岁末。佛陀让弟子们在祗园精舍的庭园中竖起一根大铁柱。弟子们虽然不明白佛陀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