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

问: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一个信息,比如我们曾经到过天安门广场,现在作意回想一下,天安门广场的景象就浮现在脑海里。

忆佛是在一切时一切处忆念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忆念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忆念西方极乐世界的全体光明,忆念六字名号功德。

这个忆是我们的内心系念牵挂境缘,不能忘怀他,就好像鸡孵蛋,保持这个暖气,就好像家里发生了一件很重大的性命攸关的事情,这时候你在上班工作当中心里面自然还牵挂着那个事情。

所以我们以至诚恳切的心,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惟此为大,天天忆想着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决定能救度我们,自知当往生,心生大欢喜。遇上种种逆缘,他人非理给自己的诬谤,不可生瞋恨发脾气,应作念想:我都是要往生西方净土的人了,怎么能跟他去计较呢?

如果污秽贪欲的心上来了,应思惟我都要去净土莲华化生了,怎么还能有贪欲的心呢!看到贵重财物生起盗心时,应思惟我都要去西方净土,那里金银七宝具足,我怎么能去拿人家里的东西呢!念佛忆佛能将阿弥陀佛的功德彰显在吾人身上。身心柔软,止恶防非,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便能降服贪瞋痴烦恼,香光庄严,是故宜常念佛忆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古印百岁老僧戒贤论师病情加重企图自杀三位菩萨入

古印百岁老僧戒贤论师病情加重企图自杀三位菩萨入

今天这篇文章,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改编,主人公是戒贤论师,也是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之导师。戒贤论师德高望重,也富有传奇性。玄奘法师跟随论师精研佛法,最终获得...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1 如果我们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在生命解脱的修行上,是根本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为修行成就的原动力,是要对广大无边的众生产生菩提心来行菩提道的...

大安法师: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大安法师: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厌离心来自智慧观照 信、愿、行是修行净土三资粮,其中愿即——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它来自智慧的观照。 娑婆世界的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

【佛心】是什么?佛心解释

【佛心】是什么?佛心解释

佛心是什么?  佛心,如来之心也,即觉悟之心。其义有三:(一)指如来充满慈爱(大慈悲)之心。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下):'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二)指不执...

智渡法师:信佛的家里可以有财神像吗?

智渡法师:信佛的家里可以有财神像吗?

佛教信众问:信佛的家里可以有财神像吗?  智渡法师答:1、信佛的家里可以有护法神像,如财神像等,可以供在佛或菩萨之侧。2、若所指的财神是佛教中的菩萨,如大随求菩萨...

宣化上人:假如不修持戒律,所有一切的善功德都不

宣化上人:假如不修持戒律,所有一切的善功德都不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