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G 10
1001经:生命无常而且十分短促,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些什么?这是本经所要回答的问题。在本经中,一位天人向佛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睹斯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唯作诸功德,乐往至乐所。 当生命终结之际,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对死亡都充满了恐惧甚至毛骨悚然。事实上除了一些特殊事例,当人在快临近死亡时,不仅身体上遭受着巨大痛楚,在心理上也濒临崩溃的边缘。故而这位天人感喟道:茫茫的黑夜终究会如期而至,我们的生命将会长久地笼罩于阴霾之中。人类的生命啊,是多么的短促!当衰老乃至死亡迫近之时,我们都会显得那么的弱小而无能为力。生老病死,对于世人来说实在是大大的恐怖。现实的恐怖已无可避免,只有期待来世能生往安乐之邦。唯一的办法便是多做功德,多做好事,为自己多多储备些福德资粮。 若从人乘快乐趣处而言,这位天人的话也不无道理。对于居家学佛人士来说,诚心诚意皈依三宝,并勤持五戒十善,命终后往生人天趣,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对于娑婆世界而言,天堂里肯定比人间快得更滋润一些,不仅寿命长,而且在衣食住行、乐欲享受方面,确实殊胜许多。但是,我们总不能以人天乘为最终目标呀!所以佛陀回答说,这样不行,人天乐趣相对于涅槃之乐,那差距就大了去了!因此佛陀说: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观此有余过,令人大恐怖,当断世贪爱,无余涅槃乐! 在这里,佛陀并不是对人天乘的否定,也并非鼓励人们放弃对福德的培植,而是教导我们在培植个人福德之时,不要把目标定位于人天福报,而是要将“无余涅槃”作为我们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对我们而言,三界之内无有最殊胜、最究竟的安乐,只有无余涅槃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贪沉于物欲享受,还是一个“爱”字未曾了断缘故。所以佛陀说“当断世贪爱”,可以说已经把我们的病源剖析得非常直白。至于我们愿不愿彻底治愈这个病根,就看各人的决心和毅力了。(7.31.) 师父说:不要生气,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结果就只能让人失望!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和尚... 在佛陀时代,王舍城中有一位美丽无比的妓女,名叫斯蕊玛。斯蕊玛号称当时王舍城的第一美女,几乎整个王舍城的男人都迷恋她,尽管她的身价再怎么高,还是有数不尽的人愿意倾家荡产来亲近她。 有一天,斯蕊... ──将「中阴教授」有效实修于此生认识中阴有些人把中阴看成是不重要的事情,因而采取没有必要理会或忧虑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的态度。中阴是我们早已经经验过的事,而且未来... 因果规律、命运规律与原则命是可以改的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命真的是注定的吗?其实,今天想说的是这些天在准备培训过程中感受到的: 在设计一个佛法体悟式培训... 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外,有一株参天古树,树顶圆如伞盖,佛陀正在树下打坐。这时有一位年约半百的婆罗门,名叫婆罗豆婆遮,来到佛陀座前,不由分说的乱骂乱叫,禅定中的佛陀丝毫不予理会。 过了一会儿,佛... 虚云和尚与藏传佛教 欧阳镇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高僧虚云和尚(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19岁时在褔建省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