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G 10

1001经:生命无常而且十分短促,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些什么?这是本经所要回答的问题。在本经中,一位天人向佛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睹斯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唯作诸功德,乐往至乐所。

当生命终结之际,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对死亡都充满了恐惧甚至毛骨悚然。事实上除了一些特殊事例,当人在快临近死亡时,不仅身体上遭受着巨大痛楚,在心理上也濒临崩溃的边缘。故而这位天人感喟道:茫茫的黑夜终究会如期而至,我们的生命将会长久地笼罩于阴霾之中。人类的生命啊,是多么的短促!当衰老乃至死亡迫近之时,我们都会显得那么的弱小而无能为力。生老病死,对于世人来说实在是大大的恐怖。现实的恐怖已无可避免,只有期待来世能生往安乐之邦。唯一的办法便是多做功德,多做好事,为自己多多储备些福德资粮。

若从人乘快乐趣处而言,这位天人的话也不无道理。对于居家学佛人士来说,诚心诚意皈依三宝,并勤持五戒十善,命终后往生人天趣,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对于娑婆世界而言,天堂里肯定比人间快得更滋润一些,不仅寿命长,而且在衣食住行、乐欲享受方面,确实殊胜许多。但是,我们总不能以人天乘为最终目标呀!所以佛陀回答说,这样不行,人天乐趣相对于涅槃之乐,那差距就大了去了!因此佛陀说: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观此有余过,令人大恐怖,当断世贪爱,无余涅槃乐!

在这里,佛陀并不是对人天乘的否定,也并非鼓励人们放弃对福德的培植,而是教导我们在培植个人福德之时,不要把目标定位于人天福报,而是要将“无余涅槃”作为我们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对我们而言,三界之内无有最殊胜、最究竟的安乐,只有无余涅槃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贪沉于物欲享受,还是一个“爱”字未曾了断缘故。所以佛陀说“当断世贪爱”,可以说已经把我们的病源剖析得非常直白。至于我们愿不愿彻底治愈这个病根,就看各人的决心和毅力了。(7.31.)

点我:

相关文章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

张曼涛教授: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五、天台与华严

五、天台与华严的思惟特徵 继承魏晋开始中国化的佛学,最大的成就者,当然莫过於台、贤两家。我们把这两家说是最大的成就者,乃是指其所具有的空前的组织体系而言。在中...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8、海尘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8、海尘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吃油太多引生癌症减少吃油5诀窍

吃油太多引生癌症减少吃油5诀窍

吃油太多引生癌症 减少吃油5诀窍饮食油大,这决不仅仅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小问题,而是事关家人健康的大问题。吃油太多对我们身体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是...

圣严法师: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圣严法师: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圣严 一、身心合一 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

传喜法师:抑郁症的真相

传喜法师:抑郁症的真相

居士:师父,我觉得人特别不舒服,病特别多,六年前查出来有抑郁症。这几年人比较痛苦,经常想要死,觉得活着也没意思,身体也很难受,经常病特别多,这也痛,那也痛。师父:...

为佛陀剃发

为佛陀剃发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非常注重仪表的庄严,行为的安详,一举一动,讲求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样子。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迦毗罗卫国,刚好逢到剃头的时候,于是大家想找一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