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G 10
1001经:生命无常而且十分短促,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该做些什么?这是本经所要回答的问题。在本经中,一位天人向佛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睹斯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唯作诸功德,乐往至乐所。 当生命终结之际,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对死亡都充满了恐惧甚至毛骨悚然。事实上除了一些特殊事例,当人在快临近死亡时,不仅身体上遭受着巨大痛楚,在心理上也濒临崩溃的边缘。故而这位天人感喟道:茫茫的黑夜终究会如期而至,我们的生命将会长久地笼罩于阴霾之中。人类的生命啊,是多么的短促!当衰老乃至死亡迫近之时,我们都会显得那么的弱小而无能为力。生老病死,对于世人来说实在是大大的恐怖。现实的恐怖已无可避免,只有期待来世能生往安乐之邦。唯一的办法便是多做功德,多做好事,为自己多多储备些福德资粮。 若从人乘快乐趣处而言,这位天人的话也不无道理。对于居家学佛人士来说,诚心诚意皈依三宝,并勤持五戒十善,命终后往生人天趣,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对于娑婆世界而言,天堂里肯定比人间快得更滋润一些,不仅寿命长,而且在衣食住行、乐欲享受方面,确实殊胜许多。但是,我们总不能以人天乘为最终目标呀!所以佛陀回答说,这样不行,人天乐趣相对于涅槃之乐,那差距就大了去了!因此佛陀说: 冥运持命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 观此有余过,令人大恐怖,当断世贪爱,无余涅槃乐! 在这里,佛陀并不是对人天乘的否定,也并非鼓励人们放弃对福德的培植,而是教导我们在培植个人福德之时,不要把目标定位于人天福报,而是要将“无余涅槃”作为我们生命中的终极目标。对我们而言,三界之内无有最殊胜、最究竟的安乐,只有无余涅槃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贪沉于物欲享受,还是一个“爱”字未曾了断缘故。所以佛陀说“当断世贪爱”,可以说已经把我们的病源剖析得非常直白。至于我们愿不愿彻底治愈这个病根,就看各人的决心和毅力了。(7.31.) 有的人想:我只要钱够了,就不会产生痛苦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即便整个大地上的所有财富都归你所有,也不能让你满足。人的贪心、欲望无止境,拥有的越多就越贪。刚开始身上... 佛教兴盛中刻不容缓的精警 --惊福报狂,愧智慧荒-- 仁俊 十数年来,台湾佛教发展得非常迅捷、热旺、壮... 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我曾经去助念一个老菩萨,一个男众的老菩萨,住在我们以前的台北县,现在新北市三峡一个山区,住在山上。他们可能历代都在那个山上住,所以老人比较安土... 每到一座佛寺,进门总是见到笑口常开的弥勒佛。霎时,什么烦恼都随着这一笑都没有了。笑口常开,心怀善良慈悲,少生烦恼,多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去计较,保持这样的心态,相... 印光大师太上感应篇直讲序人性本善,由对境涉缘,不加检察,遂致起诸执著,好恶,种种情见,以埋没本性者,比比皆是。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冀人依行,以复其初。其语言虽... 研究表明:① 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②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③ 如果你有癌症,说明身体是酸性的;④ 癌症只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