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生活禅,不仅仅是生活——济群法师专访

生活禅,不仅仅是生活——济群法师专访

《禅》刊:法师这几年非常忙,却推掉繁忙法务,来生活禅夏令营做法布施,是什么因缘推动您一次次来这里弘法?
济群法师:我1993年到这里讲课时,刚开始面向社会弘法不久。当时我在厦门闽南佛学院任教,和台湾佛教界接触比较多,受其理念影响,觉得弘扬佛法一定要走向高校,走向社会。
弘法是出家人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代表社会的需要。净慧老和尚重视弘法,柏林寺夏令营提供了这样一个因缘,我也很乐意参与其中,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结缘。

《禅》刊:净慧老和尚经常说,第一届夏令营授课的老师们,后来大都成为一方化主,并给营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汉传佛教在太平天国后,不断遭到破坏,文革期间尤其严重,可以说是在废墟上恢复起来的。经过30 年的发展,硬件建设基本告一段落,那么软件上,在汉传佛教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理念?
济群法师:生活禅的理念,和太虚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在思想上应该说有某种连接。佛法要走向社会,必须落实到生活中,用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现。唯有被社会接受,佛法才有生存的土壤,才得以广泛流传。这种认识代表了近代以来佛教发展的需要,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和大德长老,都以不同的方式为之努力。生活禅的倡导,在这方面可谓独树一帜。
近代以来,大陆佛教历经种种灾难,刚从比较荒芜的状态下恢复起来。总体来看,教界很多人的认识还跟不上,多数寺院仍停留在传统观念,停留在建寺院、办法会等传统项目。净慧老和尚具有时代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根据佛法在当代弘扬的需要,提出生活禅的理念,这对佛教在现代的弘扬具有特殊意义。同时,对佛教走向社会,让更多人认识佛法,参与弘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禅》刊:生活禅理念提出20多年了,发展也好,推广也好,您认为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或进一步完善?
济群法师:关键在于我们对“生活禅”有什么样的定位。如果定位在结缘,或定位于佛法在现实社会的运用,让现代人更好地了解佛法,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生活禅夏令营已经做得非常成功。每年成就这么多人,通过这样一个渠道、这样一种方式,接触佛法,建立信仰,乃至出家修行,并且持续了二十年,可以说功德无量。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希望生活禅在修行上形成一套有系统、有次第的内容,那么在未来的实践中,还需要做一些延伸和提升。我觉得,可以和佛教传统的禅法相结合,在生活禅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大众通过禅修实践,深化对佛教的认识,进而在心行上有所体证。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如何逢凶化吉,改造命运?

净空法师:如何逢凶化吉,改造命运?

世间人,无论是中国人、是外国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未来、过去,这个方法很多,最普遍的莫过於看相算命,学佛的人确实很多也没有离开这些方法。看相算命灵不灵?《了凡四训》...

只有不断增加福报的总量,才能求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只有不断增加福报的总量,才能求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佛教教人求,都是求命中本来没有的,你求得到,说明你真正学会了佛法。所以有句话说的: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清楚,现实生活中,...

宣化上人:学佛为什么要打坐

宣化上人:学佛为什么要打坐

人活在天地之间,乃三才之一。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字,由“二”及“人”合成,“二”代表阴阳二气;“人”有两撇,也象征阴阳二气。故古人云:“天是一大...

叶曼居士:智慧人生——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

叶曼居士:智慧人生——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

智慧人生(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  国学大师叶曼的思想自传,汇通儒释道的人生大智慧 智慧二字的组成,是日知而心彗。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真正智慧...

信愿法师:阴境现前助念往生

信愿法师:阴境现前助念往生

【念佛感应录】阴境现前 助念往生二○○一年三月十七日,王德华老居士的女儿代理碧来到白云寺,说要请念佛居士去给她母亲助念。她母亲病痛在床已经四十多天,不吃...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过去,佛陀曾是位居士,他与五百商人一起出海采集珍宝,数月之后,采了满满一船。可就在返航途中,船只遇到了风浪,天空电闪雷鸣,云集而来的海神围在船舷四周,好像城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