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
 
济群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利益,但我们应当如何追求利益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体的,我们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电是一体的。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与唯物主义的流行是分不开的,既然人生是断灭的,至多也不过百年而己,所谓的人生目标自然就不可能更长远,眼前的利益也自然会高于一切。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人们寻找一切可能毁富的捷径,丝毫不考虑这些短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迅速遍及中国大地,在高峰期达到了一千多万家,万元村乃至亿元村都不再是神话。但在农民们富起来了的同时,被占用的耕地有多少?被污染的河流有多少?据有关专家预测,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中国200年后就将无地可耕。
如果说农村的致富是以丧失土地为代价,那么,都市的繁荣又是以什么换取的呢?为了满足我们日益膨胀的物欲,多少资源被无谓地消耗了。以包装为例,每年用于包装的材料要吞噬多少森林?要制造多少垃圾?我们将有用的资源变成无用的垃圾,仅仅是为刺激消费。我们是否想过,带动消费的同时,就在鼓励我们浪费所剩无多的自然资源!
在市场经济的准则下,企业的成功在于能否制造商机,商业的繁荣在于能否带动消费。因此我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节俭是千百年来倡导的美德,但在今天,我们轻易地丢弃这个传统,仅仅是几年,我们习惯了一次性消费。以前的人都用不了几双筷子,但一次性筷子的推广,使我们的消耗超出了祖先几百倍。我们已经有了支持这种消费的财力,但我们是否也有支持这种消费的资源?那些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的饭盒,一次性的杯子、一次性的种种用品。生活是多了便利,但地球却多了难以承载的垃圾。据说,这样的白色垃圾已经和长城一样醒目了。要说这也是现代文明的产物,那就是文明的耻辱。
生活观念的改变还表现在对时尚潮流的追逐。每年甚至每季度都会推出的流行时装,使服装仅仅因为款式过时就被我们舍弃。即使是耐用的电子产品,同样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我们有了彩电,电脑还可以继续使用,但厂家推出了更新的,为什么就不能换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己然成现代人的消费口号。我们的消费观也决定着商家的投资取向,两者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市场导向,是一种鼓动消费的增上缘,关键是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懂得惜福,我们不是那样喜新厌旧,不是那样积极响应商家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市场的需求就不会那么大,对资源的消耗也就不会那么快,制造的垃圾也就不会那么多。
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然人,基本的衣食住行所需无多。但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现代人,一个走向时尚前列的现代人,那么我们的需求就会永无止境,对自然的消耗也会永光止境。所以,人类要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回归到简单的生活方式。我们的需要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科技发展,生产力提高,但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正相反,现代人普遍都感觉活得累,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堪重负。我们不仅累了自己,更累了哺育我们的自然。

摘自《清云法雨》2013年第1期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达照法师:禅修要义 第一章 皈依三宝

第一章 皈依三宝 有些人去寺庙的时候,出家师父看你对佛学比较感兴趣,常常就会问:“你皈依了吗?”你常常会回答:“我已经皈依某某师父了。”或者“皈依某...

宣化上人:学佛法不用学多,学能不生气、没有脾气

宣化上人:学佛法不用学多,学能不生气、没有脾气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地拜佛、念佛,还有礼忏,这是很好的。不过我对你们讲:“不论你是拜佛也好,念佛也好,礼忏也好,诵经也好,就是要把自己的脾气改了。”有脾...

佛说人临终时会出现的投生六道现象

佛说人临终时会出现的投生六道现象

人去世8-16小时内,神识逐渐离开躯体,此时逝者的感觉宛如老牛剥皮,异常痛苦,一丝轻微的触碰都会令逝者如千刀万剐,生大愤怒,一般8小时后神识完全离开,此时方可搽试...

降伏邪淫心的十四种方法

降伏邪淫心的十四种方法

邪淫和淫欲心就是一种欲望,从心相来说,则是因贪心而造成的,也是魔心缠身而来的。学佛的人要远离邪淫心,因为邪淫就是外邪侵体,内邪贪心生火,相磨而生起淫欲心来的,因此...

装满宽容上路

装满宽容上路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操起一...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

1 如果我们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在生命解脱的修行上,是根本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为修行成就的原动力,是要对广大无边的众生产生菩提心来行菩提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