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有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活活泼泼地应用。

这一条非常重要,学而不用,不如不学。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我们学佛要活学活用。

就像读书一样,如果读死书、死读书,就成了“书呆子”。学佛也是这样,死学佛、学死佛,把佛学死了,就成了“佛呆子”。

有一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好像熟读兵书而在战场上不会打仗一样。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俗话所说的“食而不化”。

平时经论读得多,也念佛,也参禅,就是不知道怎样工作,怎样过日子,不知道如何处事、待人接物。他所学的,在生活上完全用不上。对于佛在经论上所讲的道理、原理原则,他都没能透彻地理解和消化,所以不会用。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经常说的“佛事”。

什么是佛事?佛事是觉悟众生之事。而现代的佛事,多是诱导众生迷惑之事。

我们看到世尊给我们留下来的佛教变了质,真是痛心疾首!但痛心疾首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自己真正觉悟,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将佛法回归到佛陀教育。佛法确实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我们认真努力依教修行,自己立志做一切众生的榜样,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样子,道场是一切道场的好样子。

这样推展至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点点滴滴都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样才能符合佛陀教化众生的目的。这样的修学才是佛陀的真实弟子,佛陀的好学生。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同修们,听经闻法,都能有这样的体会,都能有这样的觉悟。让我们在菩提大道上一路同行并共勉!

真正的修行之人,诸佛菩萨,即使倒驾慈航回到六道教化众生,所示现的依旧是苦行。

不但出家是苦行僧,即使在家示现为达官贵人,依旧以苦行作为世人的典范,唤醒世人对于权位、名利应当放下,不可以迷惑。他们不仅言教,表现出是伟大的身教,做好榜样给我们看。

所以,觉悟的人示现在世间,目的非常单纯,续佛慧命,利益众生。最重要的是唤醒众生的迷惑,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佛菩萨的事业,亦即一切经论里所说的。

然而,现代学佛人,很少有真善知识指引深入经藏,出家人也不例外,很少有人能体会如来的真实义。因此,佛法在当前社会表现的佛事,恰恰与经论所说的颠倒。

佛门经常说的“离苦得乐”,我们现在就得到,现前就离苦,现前就得乐。二十年学佛,我离苦了,我得乐了,我得到了真实的受用。

假如说,如果说来世、说将来能够离苦得乐,这个话我未必能够相信,因为我没有得到真实受用,现在我相信,佛法的真实受用就在当下,你能不信吗?

茶余饭后 (第4集)—— 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 (上)刘老师讲于2019年10月8日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感悟:我终于找回了自己快乐的心

学佛感悟:我终于找回了自己快乐的心

文/长春 真慧(女 32岁)2012年12月末,北国春城飘着一片片雪花,窗外透着十足的寒意,而此刻,我却是沐浴在光明中,我的心倍感温暖和快乐。...

宣化上人:堕胎,这比土匪都厉害

宣化上人:堕胎,这比土匪都厉害

世界上最大的仇怨,莫过于杀生。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杀人之父兄,人必杀你的父兄。这样互相残杀,永无止境。就因为杀生太多的缘故,所以果报来得很快,所谓“现世...

仁清法师:佛教怎样理解对财神的供养

仁清法师:佛教怎样理解对财神的供养

佛教有对财神的供养,但是我们很多佛弟子,知道有财神都是民间的财神。观世音菩萨用慈眼,慈悲的关照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发现有很多想学佛想修行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更不要说...

梭巴仁波切:自他相换治愈艾滋病和癌症的经典案例

梭巴仁波切:自他相换治愈艾滋病和癌症的经典案例

如果牺牲自己,承受其他众生的苦,奉献自己的安乐给他们,这并不会令自己受苦,反而实质上会带来快乐。我其中一位中国籍弟子患上爱滋病。他写信给在印度的上师,请求指示。他...

持《金刚经》感应汇集

持《金刚经》感应汇集

持《金刚经》感应汇集 (一)观慧法师一生持念《金刚经》,荼毗后留下金刚舌,和现梵文的顶骨(一)观慧法师金州萧氏子,名汉良,生于一九二八年正月十五日。少聪慧,身敏捷...

持戒的误区

持戒的误区

由于戒律的弘扬不到位,大多数人不了解戒律,对戒律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致使很多人谈戒色变,这么殊胜的  戒律怎么会让人害怕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持戒误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