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有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活活泼泼地应用。

这一条非常重要,学而不用,不如不学。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我们学佛要活学活用。

就像读书一样,如果读死书、死读书,就成了“书呆子”。学佛也是这样,死学佛、学死佛,把佛学死了,就成了“佛呆子”。

有一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好像熟读兵书而在战场上不会打仗一样。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俗话所说的“食而不化”。

平时经论读得多,也念佛,也参禅,就是不知道怎样工作,怎样过日子,不知道如何处事、待人接物。他所学的,在生活上完全用不上。对于佛在经论上所讲的道理、原理原则,他都没能透彻地理解和消化,所以不会用。

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经常说的“佛事”。

什么是佛事?佛事是觉悟众生之事。而现代的佛事,多是诱导众生迷惑之事。

我们看到世尊给我们留下来的佛教变了质,真是痛心疾首!但痛心疾首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自己真正觉悟,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将佛法回归到佛陀教育。佛法确实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我们认真努力依教修行,自己立志做一切众生的榜样,家庭是一切家庭的好样子,道场是一切道场的好样子。

这样推展至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点点滴滴都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样才能符合佛陀教化众生的目的。这样的修学才是佛陀的真实弟子,佛陀的好学生。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同修们,听经闻法,都能有这样的体会,都能有这样的觉悟。让我们在菩提大道上一路同行并共勉!

真正的修行之人,诸佛菩萨,即使倒驾慈航回到六道教化众生,所示现的依旧是苦行。

不但出家是苦行僧,即使在家示现为达官贵人,依旧以苦行作为世人的典范,唤醒世人对于权位、名利应当放下,不可以迷惑。他们不仅言教,表现出是伟大的身教,做好榜样给我们看。

所以,觉悟的人示现在世间,目的非常单纯,续佛慧命,利益众生。最重要的是唤醒众生的迷惑,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佛菩萨的事业,亦即一切经论里所说的。

然而,现代学佛人,很少有真善知识指引深入经藏,出家人也不例外,很少有人能体会如来的真实义。因此,佛法在当前社会表现的佛事,恰恰与经论所说的颠倒。

佛门经常说的“离苦得乐”,我们现在就得到,现前就离苦,现前就得乐。二十年学佛,我离苦了,我得乐了,我得到了真实的受用。

假如说,如果说来世、说将来能够离苦得乐,这个话我未必能够相信,因为我没有得到真实受用,现在我相信,佛法的真实受用就在当下,你能不信吗?

茶余饭后 (第4集)—— 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 (上)刘老师讲于2019年10月8日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0、王子施药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

圣凯法师:对于财富的理解,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就是

有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很平常,却意义深刻。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在这里,婴儿一出生,医院便会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看他(她)是这个国家的第多...

杀生恶报:儿鸡共熟的何泽(36-38)《江慎修居士选录》

杀生恶报:儿鸡共熟的何泽(36-38)《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 杀生恶报篇 第三章 暴殄】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内容:  36.儿鸡共熟的何泽...

《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百喻经卷下》:94、摩尼水窦喻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妻子私通。奸事未毕,丈夫从外面回来,随即察觉了,便停在门外,准备候他出来之际,一下杀了他。妇人便对他说:「我丈夫已察觉了,再没有别的出处好走,只有摩尼才可以出得去。...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把功德回向给那些不喜欢我们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要把功德回向给那些不喜欢我们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87)面对别人的恶意指责和诽谤,无需介意,也不需要特别解释,因为众生本来无明。这就好比真正偷了东西的人,嘴上一定会否认;反而没偷东西的人因...

曾经有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忏悔掉这个种子!

曾经有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忏悔掉这个种子!

      南無大智文殊菩萨提醒: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一定要这样忏悔掉这个种子!有的人自杀是想逃离痛苦,岂不知自杀后会更痛苦,每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