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6

星云大师 :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6

四.悟后的生活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地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慾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懒融禅师煮石充饥,吃得津津有味,有人惊异地提醒他说:

‘师父!那是石头啊!你怎么吃石头呢?’

懒融一看:‘哟是石头你要不要吃看看美味十足哩!’在禅师的口中,坚硬的石头也是珍肴佳品。

天寒地冻的严冬,禅师冻得鼻涕四溢,有人看了就说:‘哎哟!师父你鼻涕都快流到嘴里了,把它擦一擦吧!’

禅师非但不以为忤,并且悠然自得地说:

‘哈!我才没有时间为俗人擦拭鼻涕呢!’

一般人大都只注重环境的清扫,身体的沐浴,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窗明几净的环境,光鲜洁净的身体固然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一颗清净的心,更能使我们的人生别有不同的新气象。拥有清净的心,五浊的恶世也是安乐的国土;没有清净的心,纵然置身极乐净土也是污秽的娑婆。洁身固然重要,我们更要学习懒融禅师节省有限的生命,去从事净化心灵的当急要务!

近代的弘一律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

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髒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

他如如不动地说:‘没有关系,只有几只而已。’

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乾,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

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是扫荡迷情,直透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

‘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那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禅师不像一般世俗人一样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不敬不礼的行止中,却有着智慧的真情。

悟后的生活是大众重于个人的生活;是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生活;是“有一众生未度,岂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为众生施舍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趋入菩提。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禅师们悟道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我提出三种供各位参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满真的纯净、善的纯德、美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

‘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二)无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槃无漏的世界却不耽着涅槃的安乐。彷佛出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哗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林边水下,恒发度众济世的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说:“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覩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在、逍遥悠游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担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为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

‘你将来要到那里去?’

  南泉回答说:‘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说来生要为众生作牛作马,解决众生调养色身所需,并且为众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谓“欲成诸佛龙象先作众生牛马。”是学习菩萨道,必需抱持慈悲救世热忱的最佳说明。

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师父黄檗禅师看到了就问他:

‘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

  临济禅师回答说:‘那些大树是前人种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用吧!’

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有一个参禅的人,曾经告诉过我说:‘每天我从窗子里看出去,送报的报童踩着脚踏车,挨家挨户地把当天的报纸送给每一户人家,不管风雨寒霜,日复一日。那份小小的报纸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让这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新知识的快乐。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

各位,你们是否曾经想过:这一生送一分什么样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呢?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我诚恳祝福各位,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是泳技高超的能者!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随缘不要攀缘

净空法师:随缘不要攀缘

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随缘妙用,“妙用”就在这个“妙”字,“妙”是什么...

药师山·紫虚居士:吃素是否有功德?

药师山·紫虚居士:吃素是否有功德?

吃素是否有功德? 吃素只是造业较少而已,没有什么功德可言,要知道一颗植物上可能寄生很多生物,从我们砍下植物、清洗植物到烹煮食物,这些过程中皆难免要杀死其他生命...

达真堪布:最终的皈依之处

达真堪布:最终的皈依之处

光明大圆满是九乘之巅,是即身成佛之法,也是无勤之修法。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和决心——“我遇到了如此殊胜之法,我一定能今生成就!”这样就可以选择修持光明大圆满。现在...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放逸五欲到底有多可怕,有智慧的人防备五欲如同防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我们跟亲人分开会日思夜想,在一起又常常感到心烦。分开了想相见,相见了又想分开;在一起不行,不在一起也不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贪爱,是自己的自私和贪欲造成的...

方海权:大财富因此而诞生

方海权:大财富因此而诞生

方海权:大财富因此而诞生  秋风送爽,愿为薄薄轻安。资粮勤积,莫说大道不成。  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所成就。但很多都是想不要经过刻苦努力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