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色当作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

说起戒色,对许多戒友来说,已经渐渐的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戒色当作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这也许才是真正的戒色态度。我们当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已经完全承受不住手淫所带来的伤害,才想起来戒色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人的自救意识。当一个人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危机到来的时候,他便会绞尽脑汁寻找自救的办法。

那我们明知道手淫是有害的,为什么仍然不能够控制自己呢?追根溯源,还是要讲到人的本性——贪婪。我们都是凡人,不是圣人,所以我们不能够保证自己时时刻刻都没有一丝杂念与私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力量来改进自己的思想,来增强自己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身心俱净的效果。这可能也是戒色高手与戒色不顺者之间的差别。

我们都知道,戒色是可以按照一定的科学体系来进行,同时又运用外界的力量最终达到永远戒色。之所以我们会破戒,不仅仅是思想觉悟上还有缺陷,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心态,生活方向,生活信仰,生活意义,生活价值之所在,都会时时刻刻在无意中影响着我们戒色。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他的生活习惯很健康,每天早睡早起有着一定的养生意识,经常帮助别人,经常做善事,又经常读圣贤书,即使是独处也对自己有所要求,你觉得他在无人处,会很容易被淫念所困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个人他的成功与否是他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所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无时无刻都在为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进!他不会有一丝的懈怠,更不会有一丝的疲倦。他之所以不会懈怠,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梦想要靠努力才能实现;他之所以不疲倦,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疲倦,那么他的梦想有可能会与他越来越远。

我们戒色难道不是如此吗?懂得再多的戒色方法,看再多的好文,如果我们不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内能,把他们付诸于生活中,那么我们如果想要戒色成功,一切都是空谈。

现在的网络十分的发达,不健康的内容也很多,但是戒色这一股清流在不断地涌进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迷途知返,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戒色的征程上,有未成年人有成年人,但是对于戒色的这个体系,无论是谁都适用。很多学生党虽然是在戒色,但是他们对自己习惯行为改进的不够彻底,思想上还存在缺陷,那么在以后的戒色道路上,他也一定会遇到更多的危险,面对诱惑时,他可能会因为某一个误差而不能控制自己,从而导致破戒。

很多人觉得戒色很烦人,觉得占据了他们的很多时间,他们以学习为重为借口,忽视戒色的重要性,轻视戒色,这样对他们来说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学习重要,这是不变的真理,学习改变命运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戒色,可以跟学习平起平坐。试想假如不戒色的话,我们的身子一天一天的变差,脑力一天一天衰竭,难道我们还会有精力去学习吗?难道我们还能全身心投入吗?这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这样做,因为我们的身体能量已经供应不起我们大脑的运转了。所以我们的成绩也会不断地下降,不断的下滑,我们的身体江河日下,我们的面容变得越来越猥琐,遭到了周边人的说三道四,最后现实不容许我们重新捡起戒色这个利器。所以现在那些不把戒色当做一项重要的事情的人,能否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我们强调的是把戒色当作一种生活习惯,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是为了回归一种淳朴的童真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加糟糕,变得更加的烦躁,变得更加的不堪重负。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戒色是没有意义的。戒色对我们真的很重要,但是我们如果把它看的太“重”,那样的话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厌烦。我们应该感受戒色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给我们带来浴火重生的希望!但是我们又不可以看轻戒色的重要性,这样也会走极端。

我真的想对正在生长发育的朋友说,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不能自取灭亡。要做一个正能量的人,我们要改变自己,不让自己成为自己所厌恶的人!

最后,我想对各位前辈、大哥哥们说,你们一定不可以放弃啊!我们都在努力地奔跑,你们也不能落伍呀,加油!你们可以的!祝,新年快乐!愿世界人人幸福,永断邪淫,回归清新人生。

 

点我:

相关文章

仁清法师:然面色光泽,面带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

仁清法师:然面色光泽,面带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

“然面色光泽,尸体柔软,面带笑容,生天者亦可有之。唯顶热一事,生天者所无”。明白了吧?升天,升天界的人,他也可能是面带笑容,就是脸上有光,非常有光泽嘛,尸体柔软,...

净空法师法语:随缘里面流露出来是智慧,没有烦恼

净空法师法语:随缘里面流露出来是智慧,没有烦恼

1 十方一切诸佛成佛方法,第一奇妙的就是念佛。所以海贤老和尚劝人念佛,念佛要紧,念佛重要,其它的全都是假的。假的就应该放下,彻底放下,放得干干净净、一尘...

【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六度】什么是六度?佛教六度是什么?

六度(佛教解释)   六度,佛教教义。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六度是指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

《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是佛教著名的经典之一,讲的是佛教最高深的般若智慧,其中有很名言警句,值得反复读诵,若能悟透,定会福德无量。下面我们就先学习其中的两句:一,若菩萨不住相布...

传喜法师: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传喜法师: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投入生命皈依三宝 我们要以三皈依为前提,三皈依是区别是不是佛弟子的标志。然后严格的遵循着佛陀的教导,就像经典里讲到观想一样,如《十六观经》里“如此观者是名正...

抱怨他人,折磨自己,阻碍他人,陷害自己

抱怨他人,折磨自己,阻碍他人,陷害自己

  1.人,一定要悟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把握自己,学会心疼自己。心再累,也不要纵容自己的脾气;心再痛,也要许给自己一份清宁。人生,只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