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完美,所以欠缺了很多。当我们真的把心态放下来的时候,一切当下圆满。

其实我们该拥有的都已经拥有了,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如果我们内心能够知足少欲、保持平静,则处处都是美景,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快乐。如歌里所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意思是当下就是完美的,但是我们无明,感受不到,都错过了。

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朵花,一朵云……都多美啊,如果我们知道欣赏,不就快乐了吗?我们之所以都忽略了,就是不知足。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欲望,以至于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如果我们是这种心态,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会感受到快乐。所以,作为学佛人不要再糊涂,应该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美景,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能吃一顿美餐,能睡一个美觉,这都是享受,应该从中得到快乐。

知足少欲不是要缺吃少穿,也不是要住树林山洞。知足少欲是在心里,有多大福报就享受多大福报,结什么缘就了什么缘,这就是知足少欲之意。我给大家讲过,一个真正的学佛修行人,虽然不会特意去受苦,但是绝对是不怕苦的。

世上没有完美,随缘了、放下了就是完美。如果我们真的放下心态了,一切就都圆满了。放下才能得到,但是我们放不下,所以永远得不到,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放下不是不工作、不生活,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心态,也可以说是尘埃落地——放下心态了,尘埃就落地了,自然就风平浪静了。一切的功德都是本具的,就是佛法里讲的如来藏。如果真的放下了,没有必要再去修再去求,一切功德当下圆满。

《放下自我,真正的快乐自然现前》

在我们为了达到成佛的目标、实现这样的梦想而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暂时的利益、世间的福报,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如果你努力了、奋斗了,不可能没有回报;而且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放下了自我,真正的快乐自然就会现前。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只想着自己,就好比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小笼子里面,不得自由。如果我们能把这个笼子打开,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自然就幸福了、快乐了。这是获得永恒快乐的方法。

要想获得永恒的快乐,就必须把这个笼子打开。一定要接受所有的众生,有利他心,这个小笼子才能打开,否则很难。笼子没有打开,格局没有打开,思维空性、无我也很困难,很难得到真正永恒的、不变的快乐,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成佛是属于出世间的。我们在《胜利道歌》中讲过,如果想获得究竟的、永恒的利益,“暂时利他乃窍诀”。“我要成佛,我要度众生”,如果没有经过观察,不深思熟虑就随便这样说是不行的;但如果深思熟虑后,确定自己真的能立下这样的目标,真的有这样的梦想,那么在为此奋斗的过程中,世间的利益自然就有了。就像要走一千步,十步、一百步自然就完成了一样。

有人觉得如果只追求佛果,那生活怎么办?工作怎么办?“我不管以后,只想现在幸福快乐……”这其实并不矛盾,你想获得幸福快乐没有错,想生活好一点、工作顺利一点、一切圆满一点,这都没有错,但你的方法不对。如果把目光放远,心量放大,你的心愿自然就会实现的。

这不只是宗教里说的,这是真理。追求佛果,这样世间暂时的利益、世间的福报自然就会得到,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不是为了世间暂时的利益,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一部分人,而是为了所有的众生而追求究竟的佛果。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赞叹你的、毁谤你的,都是恩人

净空法师:赞叹你的、毁谤你的,都是恩人

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修行就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如果真修,天下太平。大家把这个修行以为我多念几部经,多念多少声佛号,就修行了,行为、念头完全没有改过来,那是假的...

《百业经》:(24)牧人 恶口戏骂 今证罗汉

《百业经》:(24)牧人 恶口戏骂 今证罗汉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我和我老公的姻缘,是这么求来的

我和我老公的姻缘,是这么求来的

我和我老公的姻缘,是这么求来的。明天就要和我心爱的老公去领证了,看到很多师兄都为求姻缘而苦恼,平时较为沉默的我,也想和各位师兄谈谈我的经历,我和我老公的姻缘是这么...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2、孔雀王愈加美丽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2、孔雀王愈加美丽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佛欢喜日】的由来,佛欢喜日是什么意思?

【佛欢喜日】的由来,佛欢喜日是什么意思?

佛欢喜日  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佛欢喜日的概况  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

释迦牟尼佛广传:一、功德品简介

释迦牟尼佛广传:一、功德品简介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