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悟法师:出家人的生活教育

出家人的生活教育

文/如悟法师

圆光佛学院非常重视出家人的生活教育。要培养僧才,除了传授佛法义理之外,更须将佛法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才符合“解行并重”的学法态度。出家人的生活,是从规律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的。谈到规律生活,必然是非常单调、孤寂、平淡的。每天过相同的生活,例如早晚两堂功课、二时临斋、听经闻法、参禅念佛、遵守戒律、打扫环境、为寺众服务、以及利生宏法。出家人的生活,没有任何逸乐、物欲,因此,你自然会感觉单调,好像生活情趣全无,有些人形容这种青灯木鱼伴随一生的出家生活为“灰色人生”。

那些对佛法没有认识,对出家生活不了解的人,以本位主义所下的判断,是非常错误、不客观、非理性的。世俗人,心灵空虚,精神没有寄托,疯狂追求物欲、情欲生活,饮酒作乐,唱歌跳舞,赌博吸毒,过各种靡烂生活,自以为这种享乐生活才是有意义的,而不知这种不正常又没有规律的生活,消耗身心体力最厉害,当他有经济困难时,便产生了各种犯罪造恶的源泉,社会风气这么坏,道德沦丧,都是起因于个人的物欲太重,为了排除寂寞、单调、孤寂的生活,痴迷的追求那种靡烂生活,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弄得人人在恐惧不安中过活。究竟灰色生活好?还是靡烂生活好?有智者应该有所选择。

出家人的生活,在修道过程里,是没有假期的,必须时时刻刻都如法如律,不可放逸。一生过修行生活,必然异常单调寂寞,如果能使内心平静,修道就容易成就。如金刚经所说:“能够安住其心,才能降伏其心”。所以出家人要过规律单调的生活,这样心才能安定下来,才能长养圣胎,不为外面花花世界所诱惑,根尘烦恼自然日愈清净,就有力量降伏自心,才能断尽一切尘惑,证果就有希望。

总之,学佛出家的人,生活不正常,就会无法安住。心过于散乱放逸,会导致情绪不稳,精神不济,道心就会渐渐消失,这种不良现象,后果真不堪设想。因此,学院对学僧的要求,必须落实在规律生活中,大家要精进,生活作息要正常有规律,上殿、用斋、就寝、闻法皆须如法如律,养成好习惯,不要将来出了校门,回到自己常住时,生活作息,比没有读过佛学院的人还糟糕,那就完全失去了来此受教育的目的,有负于己,也有负师长父母的一番苦心了。

能否过有规律的梵行生活,对于出家修道是否有成就,是决定性关键。试想:出家人为什么会退失道心,这条修行的路走不下去?究其原因,无非生活秩序乱无章法所造成的。如果生活起居正常有规律,不仅身安道隆,禅悦为食,道业自可达成。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出家人的生活教育,务使来受教育的学僧,能在正常规律的生活中培育僧格,成为品德健全的僧宝。古德们教诲“随众生活,随众作息”,有其至深的哲理存在,我们后生晚辈应按照古德的教育理念,养成出家人应该具有的僧格,这是每位出家人所应遵守,所应尽的本分。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发心,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佛门龙象,为佛教前途继续奋斗!

点我:

相关文章

手淫意淫让我看病吃药14年,34岁的男人无妻儿

手淫意淫让我看病吃药14年,34岁的男人无妻儿

我出生于河南一个小山村的世代务农的家庭里。小时候,2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录音机放在耳朵边都没任何听觉。5岁左右,有天家里一只大黑狗,才生了一窝狗仔刚满月,不慎误吃了...

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往生

净空法师:怎样才能往生

「坐道场时,受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清净妙处」。这一句容易懂,清凉大师说,「受佛所处,将契同法界」。佛所处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佛所处。受一切如来神力的加持,住「清净妙处」...

传喜法师:修行如何打坐

传喜法师:修行如何打坐

我们先是了解一下四大威仪,行、住、坐、卧在我们佛教当中的重要性。你看,道场安静,打坐就很享受,所以清净是一种财富哦!可以跏趺坐的跏趺坐哦,跏趺坐是什么?金塔。半跏...

佛教的【苦海】指的是哪里?苦海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苦海】指的是哪里?苦海是什么意思?

苦海是什么意思?苦海在哪里?  苦海,在佛教中是指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中,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并不是真的大海。《法华经.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  人之所以...

信愿法师:台湾黄英夫昏迷月余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台湾黄英夫昏迷月余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台湾黄英夫 昏迷月余 助念得生我的表姊夫黄英夫居士,出生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农历正月五日),往生于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下午四...

陈大惠:一个人要想一年运气顺畅,年初不要生气

陈大惠:一个人要想一年运气顺畅,年初不要生气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人世间,不管你活到一百岁,或者活十几岁、几岁也好,每一个人来到这里,都是广种福田的,你种的这块福田,让别人遇到你以后会得福,碰到你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