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越:智慧生命
智慧生命 般若体性 问:今天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家都感觉喘不过气来,被竞争的氛围所笼罩,稍有松懈,就面临着淘汰。即使不愁吃穿住行,依然在精神上感到紧张,仿佛有某种场效应推着你向前奔跑,有人称之为超越效应、奔牛效应、热效应、核裂变效应。 在这种效应下,每个人更关心当下,很难想到未来几年以后会怎么样。不是人们不愿意想,而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一个人早晨在北京,下午在南京,晚上可能又去了香港。即便在同一个城市,早晨从家中到办公室,晚上从办公室到家中,脑子里塞得满满的,很少有闲暇。闲暇,成为今天生活中的奢侈品。有些人为了寻求解脱,力求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中寻找寄托,而传统文化因此相应成为商机和盈利的媒介,成为名符其实的精神商品。 因特网形成了今天的虚拟世界、虚拟市场,科学技术的一切现代文明的价值皆以商品价值来衡量,品牌价值远远大于实际商品价值。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使得敌对双方暂时停火,宗教精神为什么不能影响股市和金融产品的人气升降?宗教文化何尝不能成为精神商品? 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切宗教信仰的核心,大都是无为法,无为者无不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是有形的,是从无形到有形,从先天到后天,从无生有。有无同性同源,有为有形,无为无形。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是无有形色。而无有形色也是一种形色。天地万物,皆不离于道家说的道,儒家说的炁(先天无形之气为“炁”,后天有形之气为“气”)佛家说的心(心性、心智、心识),万物是道的化现,是炁的化生,是心的显现。 今天的精神产品流行速度实在太多、太快。一个热点未完全热起来,很快就被新的热点所代替。当下生命的状态是主流文化中的主流,今天的时代文化特征是自我意识、自我感受、自我精神不离于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为经济基础、经济实力,所以精神产品、道、炁、心和我们精神的归宿被无情的染上了商品的味道,显现为主流价值趣向、服务的物化载体。精神在这里被转化成为了物质,成为被异化了的精神,虚拟成为物质服务的新空间、新的发展目标。 在此现状下,提出“心灵本自解脱”,并倡导“智慧生命”、“生命圆觉”有何具体意义? 答:你所提出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是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的,不仅存在于现在,未来这些问题还会存在,只是不同时代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内容不同罢了。 简单的说,社会是由生命构成的。关于生命的解释很多,自然学、社会学、宗教学、医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随着人类对宇宙、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在不断改变提升,产生新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现代人类基因学、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类发现证明了许多前人不能认识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物,特别是近一百年,人类进入了太空,而且会在不久的时间进入外太空,物理学已证明了时间为零,物质的单位还可以更极微分解下去。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显现新的成果,现代基因学的建立、发展,甚至对人类的进化论提出了疑问。 这一切现代文明的成果,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社会生活,同时冲击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对于人类生命来说,精神不是孤立的,物质与精神是同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作用,生命的一切活动都无法离开这样的现实。 速度改变了社会,速度改变了生命。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生命价值,生死等生命的终极问题也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怀疑和新的认识,尤其对于在过去几千年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难以接受,甚至视其为封建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而不被许多现代人理解和接纳,这是传统文化、宗教信仰遇到的现实问题。 这一问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无法回避。归结起来讲,是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的时代性问题,即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如何与今天的高度现代文明发展的时代相结合,生存的空间在哪里,传播的形式如何能被今天大多数人所接受,如何更好的展示出其内在的精神性、真理性。 近年来,国家、团体、个人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策略探索这一问题,倡导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传承古老文明的精华,恢复古老宗教的精神殿堂。探索中,许多人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着自身的空间,有的投入其中,有的旁观静待。遗憾的是,结果并非令人振奋,因为表现出来的是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被打上了虚拟的烙印,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成为纯粹的文化产品、精神商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点不容易,并非几十年或一代人能够完成。即便一时找到了平衡,也是相对的,这种平衡还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这是自然的法则规律。 “心灵本自解脱”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现实问题的思考。我认为这是佛法进入全佛时代的主流趋势。佛法是真理,是人类文明的终极归宿,是不被一切形式所能束缚的。当形式大于内容的时候,必然要变革,否则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 佛法对于生命来说,是究竟解脱之道,是生命的本体。生命是佛法智慧的显现,是载体,是形式同时也是内容。生命的智慧力是其最强大的生命力,佛法依生命显现,生命依佛法而传承延续。生命延续不断,佛法相续不停。 “智慧生命”、“生命圆觉”的提出,不是对佛法的重新诠释,也不是佛法在现在时代、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佛法,是法尔解脱的真理,没有所谓时代性与非时代性,是永恒的,不因什么时代的特征和被发现、不被发现而永存,否则只能是相对真理、有限真理。不论什么时代,不论生命存在的形式,佛法的究竟真理性是不变的,是无需重新诠释的,同样无有什么发展变化,真理是不能给予任何附加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法不可以附加,本自如如,原本如是,故称如来。 人间的佛教提倡“人间佛教”的逻辑及其意义 周齐 这个讨论会实际是个push,迫使着去尝试条理一下一个一直想清理的问题线索。这个问题是:本就是此世人间的佛教,为... 财神(佛教解释) 财神,是指管理钱财的神明。原始的佛教是没有财神的,在传入中原后,与中原文化融合之后才出现的。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菩萨都具有施予众生安乐的悲愿,所以,求...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现代社会,因网络太发达,网上的不良信息很多,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毒害人,尤其对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上大学后,在初入社会、接触的所谓“时尚前卫”的朋友和有不良信息的大... 晋美彭措法王 传讲 索达吉堪布 译 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一施主生下一个浑身黝黑的孩子,夫妇为之举行了贺生仪式,取名黑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黑者如海莲般很快长大,学习并精通了世...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心法怎么妙呢?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