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

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食物。

尽管情况如此困难,所有的比丘并不颓丧,仍然满足于马商每天供养的少许谷物。

结夏安居结束后,佛陀等人在通知该婆罗门之后,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的人喜悦地欢迎佛陀和众多比丘回来,并供养他们。

这时候,有一群人由于比丘们的慈悲,而留在精舍里。

这群人每次贪心地吃完比丘剩下的所有食物后,就只知道睡觉,一旦醒来时,又只知道到河边去跳呀叫呀、打打闹闹地嬉戏。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行为不检,无所事事。

有一天,比丘们互相讨论这群人难以驾驯的行为:“在鞞兰若时,由于饥荒,他们还相当恭敬有礼,举止也合乎规矩。

现在食物充足,他们就行为不检了。”

这时候,佛陀听见众人议论的话题,就说:“愚痴的人在诸事不顺遂时,满心哀愁,神情沮丧,一旦事事如意时,则又雀跃不已。这就是愚痴人的特性;智者则不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动摇心志。”

文章来源:达摩难陀长老《法句经故事集》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

一位小学生学佛的真实感应

一位小学生学佛的真实感应

按:本文原始稿是一位五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原文标题是《饭桌上的故事》。今年2月初,我的太外婆突然生病了,住进了医院。外婆就每天过去照顾她。两天后,我们一家人正...

陈永革博士: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陈永革博士: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编辑:陈永革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

传喜法师:让佛光照亮生命前程

传喜法师:让佛光照亮生命前程

让佛光照亮生命前程 传喜法师台湾开示(10.01.07) 冷风中的思考 我们先来唱《三宝歌》,那个不需要看歌词的,简版的,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能利法师:《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

能利法师:《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中)  报告人:武汉归元寺能利法师 祖师禅公案: 野狐禅: 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

【化身】什么叫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什么叫化身?化身的意思

化身什么意思?  化身,佛的三身之一,百千万亿,随缘应化,指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各种形相之身,又名应化身、变化身。“释迦牟尼佛”是佛为度化世人而应现的化身,化身的圆寂,代表着以这个化身度化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