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平常有功夫,所以临终才有感应

净念是用清净心去念佛,相继是不中断,每天有定课,决定不能中断。定课不在多少,贵在一心专念,每天十念就可以了。除定课之外叫散课,散课就是随时想到随时就念。念佛好,不念佛就打妄想,念佛妄想就没有了,所以用佛号来取代一切妄念。所以念佛叫正念,不念佛的时候就邪念,我们总是需要正念能胜过邪念,那你就决定得生。所以平时七日功夫重要。

我们在前面也读到过,也有不少同学在学习,那是什么?祖师教给我们的一日一夜,你抽一点时间,一个月一次,一日一夜这句佛号不要中断。把它养成习惯,每个月一次。就用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记得清楚。这个记只需要从第一到第十,不能有数,不能用念珠,完全用心记,而且是自自然然的记,不能有一丝毫勉强。这个方法能摄心,也就是念佛的时候妄念没有了,把妄念念掉了。其实妄念是从染污的心所生的,心清净就没有妄念了,没有妄念能够帮助我们得清净心,好处很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平常有功夫,所以临终才有感应,这个感应就是临终的十念、一念。如果平常没有功夫,临终的感应就很难说,如果是业障现前,这一生必定空过,这么好的缘分遇到,没有掌握到。所以平常功夫比什么都重要。功夫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放下,这个世间拉拉杂杂的与我不相干。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知道随缘妙用,你看《妄尽还源观》上告诉我们的,「随缘妙用」,要懂得妙用,这个很重要。妙用是什么?妙用是不关心,真放下了就是妙用,没有放下这就不妙了。为什么不妙?不放下,你所有一切的德用是修福,这个不可以不知道。如果放下,放下叫修功德,功德可以帮助你往生,福德不可以,福德修多了得人天福报,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下面这个话还是蕅益大师讲的,「只贵信得及」,真相信,「守得稳,直下念去」,一点怀疑都没有,真正做到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怎么个念法,要看自己的生活环境,一天能念十万声,他的生活环境一定非常好。为什么?他不需要工作,衣食住行有人伺候,有人照顾他,这个福报就大了。他可以念十万、念五万、念三万,都是有大福报的人,三万比较容易。我见过有些老居士晚年退休之后,他也学禅、也学密、也学教、也念佛,到最后八十多岁退休了,觉得禅、教、密都用不上力,最后全放弃了,死心塌地念佛,告诉我每天念三万声。正确!而且年岁大了,他三万声怎么念?三万声是计数,每天不缺。他住在乡下,在乡下散步,吃了早饭出去散步,转一圈大概两个小时,二、三个小时,三万声佛号念完。他是一步一声佛号,也就是说他走了三万步,又是运动又是念佛,这个方法好!如果掐念珠计数不能摄心,那就用印光法师的方法,不必计数,就是这个佛号十句十句一直念到底,这个方法能摄心。

「由上可见,一心之境甚为幽深。是故本经,宗于专念」,本经教人修行的方法,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如果我们真的听懂、真的觉悟了,在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愈淡薄愈好。真正发慈悲心,想度这些苦难众生,我们有缘应该要做,不是叫你不做;如果没有缘,不要去攀缘,度众生的事情,等到极乐世界圆满成就之后再做,这个想法就对了。一生圆满成就,这是大事,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换句话说,没成佛的人成佛要紧,度众生不要紧。为什么?没成佛,说老实话你也度不了众生,只有你成佛之后,你才真正度得了众生,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佛菩萨、祖师大德告诉我们的,句句都是实话。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二集) 2011/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常常给我们同学提示,不可以侥幸

下面说「纵」,纵然下下品五逆十恶之人,临命终时一念、十念也能往生。往生不见得是下下品,下下品那是遇缘没遇到真正的善缘,如果遇到上上缘的时候,五逆十恶临终很可能上上品往生,不一样!这个前面我们讲得很多,这一提起来,大家我相信印象还相当的深刻。都是夙世念佛的因,在临终一剎那的时间成熟了,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果报。这个事情必须要知道,临终他要具备三个条件才有这样殊胜,三个条件有一个不具足,那就不能往生。第一个条件是遇到善友,第二个条件,头脑清楚、不迷惑。我们细心观察,几个临命终的人头脑清楚?许许多多临命终的人,病重的时候,家人都不认得,这个事情就麻烦了。现在有所谓老人痴呆症,一有老人痴呆症就非常困难,助念都不容易往生。为什么?他不知道跟着你念,他不知道你念什么。你看这个多重要,头脑清楚。第三个条件,听善知识开示立刻就能接受,就相信,不怀疑,依教奉行才能成功。早年我们初学佛的时候,李老师对这桩事情很重视,常常给我们同学提示,不可以侥幸,「现在不念佛,临命终时念还来得及」,临终能具备这三个条件吗?你有把握吗?一万个人,一万个人当中没有一个有把握。想到这一点,我们现在平常用功就重要了,绝不可以侥幸想能成就,这是靠不住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二二集) 2011/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点我:

相关文章

7种不用花钱布施,就能得大果报的方法

7种不用花钱布施,就能得大果报的方法

七种施因缘第七十六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

净空法师: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

净空法师:学佛之人在这个世间有愿无求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希求是错误的,你有求;有求就有苦,有得就有失,这个很痛苦。那不希求;不希求也错了,你还是在执著,你执著个不希求,也错了,要随缘。希求是攀缘,...

净空法师:不要等到自己环境好了,才去做好事

净空法师:不要等到自己环境好了,才去做好事

你还等待什么?你现在有精神,有体力,有力量,多做善事。有很多人想在佛门做善事,他怎么个做法?他去赚钱,钱赚了很多再来做善事;赚了很多了,还不够多,再要赚多。在台湾...

手淫的你,裤兜里永远不超过20元人民币

手淫的你,裤兜里永远不超过20元人民币

亲,邪淫之人必定:面目丑陋、低贱卑劣、不被人重视、处处遭人呵斥、处处受人排挤、处处被刁难、人人皆敢欺负、做事情慌乱不堪、说话总是逻辑不清,办事总是费力不讨好!以上...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5 佛教的祖师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5 佛教的祖师

《六祖坛经》行由品 直讲5 《佛教的祖师与思想》    前几天我碰到个师兄说现在要禅净双修,我问什么叫禅净双修呢?他说禅是禅宗...

净空法师:为什么这个世间有人富贵、有人贫贱?

净空法师:为什么这个世间有人富贵、有人贫贱?

早年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说聪明人要有前后眼。这是什么意思?前后眼就是能看到古人,能看到未来。吸取古圣先贤的教诲、经验,认真修行,创造美好的将来,这个人才算是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