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一)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1],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2]常住[3]之真乐。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4]。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5]。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姊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6]。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7]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资粮: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假粮食,资助其身。欲三乘之证果,宜以善根功德之粮,资助己身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2]涅槃: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匿缚喃。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3]常住: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后略)(《佛学大辞典》)

[4]正信:正者对邪而言。正信者信正法之心也。(《佛学大辞典》)

[5]净因: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业叫净业,净因就是修这种净业的因。(《佛学常见词汇》)

[6]信向:信三宝不疑而归向之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7]相习成风:相互沿袭成为风气。

 

点我:

相关文章

宽运法师:放下.解脱.清净.自在

宽运法师:放下.解脱.清净.自在

放下.解脱.清净.自在 这两天跟大家谈及生命的担负、放下与解脱的问题。事实上,要做到真正的放下,又谈何容易呢?常听到有人洒脱地说:「放下就放下,没有什么大不了...

因愿力具辩才

因愿力具辩才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救物延寿 广生益算杨序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救物延寿 广生益算杨序

  放生现报故事集 印光大师鉴定  2、广生益算杨序  宣和间,富商杨序,年二十八,梦神告曰:子逾旬当死,能救活万命可免。序曰:大期已追,物命至万,未易满数。神曰:藏经云,鱼卵不经盐渍者,三年...

宽运法师:无穷的意志 生命的斗士──一个旅行人

宽运法师:无穷的意志 生命的斗士──一个旅行人

无穷的意志.生命的斗士── 一个旅行人的故事古语云:「百学须先立志。」一个人能否成功,就要看他如何立志;如同佛法的修学,树立成圣成贤的希求心,乃是至要的关键。...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对入海驾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涡、洄流、礁矶激溅之处,应当这样把、这样整、这样停之类。他对大家说:「入海方法,我全知...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居士问: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也没有装藏过的观音菩萨像,请问师父,这是否如法?智渡法师答:1、最好经装藏、开光才好比较如法地供奉2、作为工艺品在家中摆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