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一)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1],以期免生死轮回之幻苦,证涅槃[2]常住[3]之真乐。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净土。其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4]。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5]。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

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姊妹,则为真弟。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6]。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7]乎哉。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资粮: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假粮食,资助其身。欲三乘之证果,宜以善根功德之粮,资助己身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2]涅槃:旧译诸师,译为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新译曰波利匿缚喃。译为圆寂。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灭即度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3]常住:法无生灭变迁谓之常住。(后略)(《佛学大辞典》)

[4]正信:正者对邪而言。正信者信正法之心也。(《佛学大辞典》)

[5]净因: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业叫净业,净因就是修这种净业的因。(《佛学常见词汇》)

[6]信向:信三宝不疑而归向之也。(后略)(《佛学大辞典》)

[7]相习成风:相互沿袭成为风气。

 

点我:

相关文章

《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两句名言,悟​透福德无量

《金刚经》是佛教著名的经典之一,讲的是佛教最高深的般若智慧,其中有很名言警句,值得反复读诵,若能悟透,定会福德无量。下面我们就先学习其中的两句:一,若菩萨不住相布...

仁清法师:病人将终之时,一发千钧,要紧之极

仁清法师:病人将终之时,一发千钧,要紧之极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第三条是注意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大事啊。“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

道证法师:助念最重要的: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

道证法师:助念最重要的: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

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我们要注意检查内心的念头,有些人去助念,并不是真正关心对方的生死问题,而是——希望对方早点断气,我自己好早点念完,早点回去睡觉,或者希望他早死早...

如何补救自己因为邪淫而导致婚姻不顺

如何补救自己因为邪淫而导致婚姻不顺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

心律法师:浅谈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

心律法师:浅谈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

浅谈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 心律 主题词:浅谈 正确认识 佛教 意义 内容提要:佛教人士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破除人们对佛教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也就是引导人们正...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譬如说: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我没有皈依,算佛弟子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