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三)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1]。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

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2]。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孱弱:懦弱;怯懦。

[2]谕慰:劝说安慰。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深信因果改造命运

传喜法师:深信因果改造命运

深信因果改造命运 首先要承认人是有命的,然后才觉得佛菩萨是那么慈悲来救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决定了这一生的命运,因为你来到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

净空法师法语:催眠 前世 轮回

净空法师法语:催眠 前世 轮回

1 西方最近这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半个世纪,由于众生生活压力沉重,得许多心理上的病态,不是一般医生能够医疗的,所以就出现心理医生。2 而最近这几十年当中,心...

为人处世的法宝

为人处世的法宝

唐代丰千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很小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洁,但相貌非常奇伟,他问了附近的村庄人家,没...

海涛法师:你越生气,越要念嗡玛尼呗美吽转化,速

海涛法师:你越生气,越要念嗡玛尼呗美吽转化,速

以后哪一个师兄、师姐跟你讲,你就听听就算了,也不要生气、也不要辩。我觉得修行的一个好处:别人背后骂你,你更不会生气,别人面前骂你,你也是笑笑的静默。因为我们,对方...

索达吉堪布: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索达吉堪布: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如今二三十岁的人,学习一下无常观非常好。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很多 人最执著的就是感情,假如感情上出现了变故,自己就会痛不欲生。但若明白了无常之理,即使没得到或者失去...

金易明教授:近代汉传“居士佛教”现实成因分析

金易明教授:近代汉传“居士佛教”现实成因分析

近代汉传“居士佛教”现实成因分析 金易明 佛教学术界有学者多次提出,中国佛教应走居士化道路。这种呼吁无疑引起学界和教界的高度关注。有人对“居士佛教”的提法颇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