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三)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前已开导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1]。勿道平素绝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继长念。即向来以念佛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

以故家中眷属,同应发孝顺慈悲之心,为其助念佛号。若病尚未至将终,当分班念。应分三班,每班限定几人。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持。念一点钟,二班接念,头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二班念毕,三班接念。终而复始。念一点钟,歇两点钟。纵经昼夜,亦不甚辛苦。

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如是。即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长自己善根,实为自利之道,不徒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净土,即是成就一众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议。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则病人不能随,即听亦难明了。太慢,则气接不上,亦难得益。须不高不低,不缓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经心,斯易得力。

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声清,听之令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故不宜用于临终助念。又宜念四字佛号。初起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无。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随之念,或摄心听,皆省心力。家中眷属如此念,外请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间断。若值饭时,当换班吃,勿断佛声。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2]。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真实情爱,有益于病人。若用世间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虽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预令人说之。免致有碍面情,及贻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续)临终三大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

注:

[1]孱弱:懦弱;怯懦。

[2]谕慰:劝说安慰。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重庆周维仲临终鬼满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重庆周维仲临终鬼满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重庆周维仲临终鬼满助念得生此事出在重庆渝北区龙溪镇锦坪村民航宿舍,二○○二年十二月八日凌晨,老红军周维仲离开人间,超生净土,享年八十四岁。周维仲十六...

化解前世今生种种冤结的20种方法,让你人生事业

化解前世今生种种冤结的20种方法,让你人生事业

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

地藏菩萨感应录:产后抑郁起纠纷 恭诵经文始化解

地藏菩萨感应录:产后抑郁起纠纷 恭诵经文始化解

【北京】随心行 2007-4-82006年11月中旬的一天,我原单位一个最要好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遇到大难了,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度过这一关,现在都快...

法藏法师:出家的目的:了生脱死

法藏法师:出家的目的:了生脱死

出家的目的:了生脱死 【了生】:活着的时候,必须很清楚、明白、洒脱、自在。如果一时尚不能绝对的洒脱、自在,也要趋向洒脱、趋向自在。活着的时候,必须吃得下、睡得...

嘎玛仁波切:很多人搞不清楚“随缘”和“随便”的

嘎玛仁波切:很多人搞不清楚“随缘”和“随便”的

好人不代表做的都是好事经常听到有人讲“他是一个好人”。所谓的好人,一是不会伤害别人;二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愿意奉献。那为什么又有人说“好人没有好报”呢?好人不代表做...

佛门中的求财之道,福是缘基,缘是福种

佛门中的求财之道,福是缘基,缘是福种

有这样一个公案:从前有一个很穷苦的修行人,没有人供养他,一个人生活,吃饭有一顿没一顿,衣服破烂不堪,于是他决定自己闭关,修黄财神的法门修了很久,依然贫穷潦倒。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