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我们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临

:请问法师我今年已经六十一岁,要是有一天,没有病痛在美国往生。在美国往生,家人发现我已断气,不可能助念八个小时,才通知医院或报警,因为没有什么绝症而突然死亡,还有可能会遭受解剖的命运,来查出死亡原因,这一直是我困扰的一大问题,我应该怎么做才对?

:这个临终问题,我们要讲一下,这个问题我其实不是很清楚,我有请教过陈会长,他对美国的法律比较清楚。陈会长的意思有两个,就是如果你在美国,你在生前要跟两个地方沟通:

你要跟你的家庭医生沟通,你想办法让他知道说,你临终不喜欢受到干扰,你必须保持正念,那你解剖我的身体对我的宗教会产生很严重的伤害,因为你的身体跟内心是互动的,解剖你的身体,你的心就会不快乐,所以你要跟你的家庭医生沟通好,即便你无疾而终,你也不想要去解剖,这第一个家庭医生。

第二个你要跟你的家人沟通好,尤其是你的直系的子女,还有你的另一半,就是他们不能有提出意见,万一他们要有意见,怀疑你的死因,他们提出要求就糟糕了。

所以你最好跟你的家人,达到沟通,说你希望善终,这个你要事先沟通,因为你躺在床上,你死掉的时候,你已经没有讲话能力了。你必须也要跟你的家庭医生沟通好,因为家庭医生要签名,证明你是不是有其他的因素死亡。

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印光大师的临终开示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减少身心的障碍,第二个最好是有人帮你开导助念。但第二个是可遇不可求,起码你先做到第一个,你的身心世界,不要受到太大的障碍,因为我们的正念,可能刚好够往生而已,它禁不起这个色身的折磨,你没有那个功力。

我们的正念可能刚好六十分而已,是在临终无障碍的时候刚好及格,如果有障碍可能就糟了,所以我建议你事先做好准备,因为死亡是不能规划的。所以你要事先跟你的家人沟通好,要跟你的这个家庭医生沟通好。

好,那么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的整个研讨到这个地方,下一堂课开始,我们开始讲修行的历练,前面都是一个心态的心理建设,安住心性,调伏爱取,然后引导到净土,这是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这个都是讲心理建设,理观的部分。

我们具足理观以后,我们就有资格来历炼了,下一堂课我们开始讲修行的方法,我们怎么样从法门当中,来加强这三力,历事炼心,下一堂课开始。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学愚教授:菩萨、慈悲与布施(三)

学愚教授:菩萨、慈悲与布施(三)

菩萨、慈悲与布施(三) 作者:学愚 (续前) 布施:慈悲的实践 佛教的慈悲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践成为佛教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如果说慈悲是大...

守戒就是守心

守戒就是守心

佛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戒、守法,他的一生就会身心安定,没忧愁、没烦恼、没恐怖,这个“法”指的是佛法。实际上,一个人修心靠的是持戒,就是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

法藏法师:生命的欲求

法藏法师:生命的欲求

生命的欲求 生命的欲求总是无法停止……我们需要被了解、被爱护、被需要,因此生命里头,总是在寻寻觅觅,一个感觉对的人,即便是找到了,都还感觉不踏实,不知是否会被...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感情】感情是什么?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感情】感情是什么?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感情  感情解释:①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②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佛教说的“感情”是什么?  佛教所说的“情”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亲情、人情、友情、爱情,以及我们各种各样的情...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3

净土圣贤录续编新白话版13

  清黄氏女  黄氏女,名峻,不清楚是哪里人。从小失了父母,随祖母长大,礼佛诵经。十四岁时,与陆某订婚,刚五天,就病了,并且加重,于是决意出家。要人扶她起来,向佛礼拜,忏悔宿业。女婿听说了来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