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一)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讲到七日七夜的念佛,是若一日到若七日,经文所说的心无间,就是内心对于阿弥陀佛名号的信心没有间断,这里不是讲行念佛的不间断,讲行的不间断我们怎么可能做得到。不要说七日七夜,一天一夜叫你佛号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称念不间断,你做得到吗?你吃饭佛号就间断了,上洗手间佛号也间断了,讲话佛号也间断了,睡觉佛号也间断了,我们佛号间断的时间还太多,对不对?对。这里讲心不间断。指的就是对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信心不间断,这才能说得通,为什么?我今天对阿弥陀佛有信心,明天当然也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后天当然也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从平生到临终对阿弥陀佛都有信心,对不对?对。譬如说你对我很有信心,信愿师父我对您有信心,所以我想请你在我临终的时候为我助念开示,顺便处理我的后事,我已经交代好我的家亲眷属了,子女都会听我的话,信愿师父您一定要答应我。好,我答应你,你对我有信心,那你今天对我有信心,明天对我有没有信心?有,你明天对我有信心,后天对我有没有信心?有,所以信是一信永信。

有的人受了考验,我不念佛了,师父我明天不来了,我后天也不来了,我以后每一天都不来了。就是因为起烦恼,不来你要去哪里?我不要念佛了,我也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我就问他那你要去哪里?您管我去哪里,这是实在的。

香港有一位女众菩萨跟一位男众菩萨在大殿不小心撞到,不小心撞到,也在大殿吵的不可开交,有什么好吵,吵到最后她就哭了。师父他不对,他是男众怎么可以撞我,我是女众呢,你也不是小姐你已经老了,我不是小姐也老了,也不能让人家乱撞。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我请他跟你道歉,真的师父就帮他们排解,请那个男众菩萨跟她道歉,男众撞到女众,当然男众道歉是应该的。那个男众也很真心的跟她道歉,但是道歉的时候,他的脸色看起来不是很真诚,可是我看他是有心道歉,他说对不起撞到你了,你以后看到我走过来,闪旁边一点不要被我撞到。那位女众觉得你道歉没有诚心,我不接受你的道歉,就这样吵的不可开交,然后就不来了,不来也不念佛了。那请问她这样对弥陀佛有没有信心?稍微一点点纷争就把你念佛往生的信心打倒,那就是你的信心会让人家打破。

最近上海有几位居士,初闻阿弥陀佛本愿道理,然后去问圣道门的法师。某某法师:信愿法师讲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仗佛愿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吗?太多人了,就是问道于盲净土法门的问题,不去问专门学净土的法师,去问参禅的法师,实在是奇哉怪哉。摩托车坏掉了发不动了去问厨师,这个摩托车为什么不能发动?这是问道于盲,实在这一种人我认为是奇哉怪哉。对方跟他讲: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念佛就能往生哪有这么简单,我出家修行一二十年,每天学了很多,我都不敢说往生了,你念一句佛号就想往生。惨了,一句话就把他打死了,就不敢认真努力的念佛了。这就是随缘杂善恐难生,这就是因为问道于盲。

假如要想真正的了解阿弥陀佛,那你就读阿弥陀佛的传记净土三经。有的人就是很奇怪,念南无阿弥陀佛,读《金刚经》、读《六祖坛经》、读《心经》、读《楞严经》、读《法华经》,就是不读《无量寿经》,实在有够奇怪的,这一种人还很多不是少。所以我们太多修行人都是犯了「随缘杂善恐难生」这一句话。

所以七日七夜心间断了,对阿弥陀佛信心不够,认为自己烦恼很重,所以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心里就是在跟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我烦恼很重,您救不了我。如果你烦恼很重,阿弥陀佛能救得了你,你需要担心吗?不需要。

 

点我:

相关文章

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为众生点一盏智慧心灯!

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为众生点一盏智慧心灯!

2019年11月6日16日农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农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值此殊胜之日,若能够守持八关斋戒、供灯、念佛、印经、布施、供养诸佛,其...

太上感应篇图说114:乘威迫胁

太上感应篇图说114:乘威迫胁

经文:乘威迫胁。【原文】私刑擅用逞雄威,号救无门指血飞。夜半风生双索命,泉台有路一同归。注:乘威迫胁者,用威以加人。如为官者,囚不服,迫之使服;贿不与,迫之使与。...

宣化上人:打坐时心里应观想什么?

宣化上人:打坐时心里应观想什么?

问:“宇宙白”词中的“双拳打破虚空盖”是什么意思?宣化上人:没有意思;若有意思,就打不破虚空盖了。202.问:打坐时心里应观想什么?宣化上人:没有一定的地方,应无...

放生感应

放生感应

这个故事,是我回家乡的时候见闻的,我们市放生小组亲自见证!那个时候,我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于是,在迷茫的时候菩萨示现,给了我信心。放生,不仅是解救我们自己,更重要的...

若肯老实念佛,准能成功往生,四个经典的往生故事

若肯老实念佛,准能成功往生,四个经典的往生故事

若肯老实念佛,准能成功往生!四个经典的往生故事。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欲望无穷,导致人心散乱、烦躁不安。不少人多一点字的经书都看不下去。念佛法门入手简单,收摄六根专一念...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基础上,认为成佛的前提是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