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在劝临终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要体会

别唱高调,说风凉话;先将心比心,自我反省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

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这本来是对的、是千真万确的,要往生,本来就是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但这个并不容易,我们自己可能也做不到。

所以,如果以命令的口气,半强迫地要对方这样做,其实常常会有一些反效果。

末学举一个例子来说,

有一位莲友,她得了癌症,蔓延到整个腿都肿起来,皮都裂开,汤水从裂缝流出来,非常痛苦。

这位莲友平常为人很热心,也蛮热心助念。

她有一个儿子已经十七、八岁了,却还需要包尿布照顾。

到她临终之前,其他的莲友去看她,

她提到——她死了以后,不晓得谁要来照顾这个孩子?因为十七、八岁了还要换尿布,假如没有人照顾,那儿子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她心里蛮难过的,就掉眼泪,

莲友就跟她说:「啊,这什么时候了!你应该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个儿子就放下了!」

结果这位临终的莲友一听,整个人就像发狂一样,很激动的,就说:「我知道他不是你的儿子,你才说风凉话、说放下,要是你儿子的话,看你多会放下?!我不相信你多会放下!」

大家可别怪她会这么激动,她是在教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一个凡夫面对生死的痛苦、情感和无奈不舍。

因为大家不体谅她的心——她很痛苦的事,别人却好像很轻松,说风凉话的样子,她就很反感!

其实,以前她常为人助念,她自己也知道要万缘放下。这道理大家都听过,可是问题是——情感很深、很痛的地方,不是那么容易放下,这末学自己也有经验。

所以我们在劝临终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要体会他的情感,看他的程度。

我们要先自己反省一下,平常我们对这娑婆世界的“芝麻小事”都有意见,仅仅是别人的意见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难立刻就放下自己的意见。

一点点不重要的意见,都没有那么容易放下,何况要放下“所有的”意见?

尤其是在临终——那种最苦、又是最舍不得的时候。

我们可以假想,平常自己正有意见的时候,

别人来说:“你万缘放下,听我的,念佛!”

难道我们就肯这样放下吗?就这样念起“阿弥陀佛”来吗?心里不会又嘀嘀咕咕吗?不会跟他辩论起来吗?

由以上这个反省,我们就可以了解

——平常意见多、个性强的人最容易吃亏,临终的危险性很大!

平常地位越高、觉得自己越大的人,到时候堕落的可能性也越大!

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断气,平常一些“我相”啊、“我见”啊都不肯放,

就好像不肯解大便一样,谁敢说临终那一刹那,正好都可以放下呢?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药师佛感应真实公案

海涛法师:药师佛感应真实公案

有一个人,他儿子跟地下钱庄借钱,结果跑路。后来地下钱庄就一直来逼啊一直来逼啊,不然要放火烧房子,老人家都快神经病了,啊,结果后来,没办法了,真的没办法了,他房子卖...

净空法师:中阴身能念佛往生吗?

净空法师:中阴身能念佛往生吗?

净空法师:中阴身能念佛往生吗? 问:他第二问题说,进入中阴身的亡人,亲友为他做佛事超度,和四十九天为他念佛,能够超度中阴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应靠中阴身自己会...

净空法师:依照无量寿经修行、为人演说,就是供养

净空法师:依照无量寿经修行、为人演说,就是供养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这里讲的,就不是前面说的一切众生了,一切众生是包括六道的;这里不包括了,完全是菩萨,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众。「诸菩萨众」,要是以圆教来...

嘎玛仁波切:偶尔信佛与蹭“WIFI”

嘎玛仁波切:偶尔信佛与蹭“WIFI”

在中国,很多人都说祖上就信佛,所以自己见到庙也会拜佛烧香,并认为“佛在心中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参加皈依仪式?因为这个仪式真的很重要,是要真正将自己的灵魂托付给佛...

蕅益大师:愿以放生寡欲为要,长寿之因,养身之道

蕅益大师:愿以放生寡欲为要,长寿之因,养身之道

示西瞻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一瞋恚。横于自他而生恼害。二我慢。于诸僧宝而生轻忽。三懈怠。于诸妙法不肎学习。三法有一。牵入恶道。忘失信心。示费智澜学不难努力...

印光大师: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印光大师: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这里在《梵网经》当中说“若佛子,常以七宝,无价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