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在劝临终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要体会

别唱高调,说风凉话;先将心比心,自我反省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

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这本来是对的、是千真万确的,要往生,本来就是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但这个并不容易,我们自己可能也做不到。

所以,如果以命令的口气,半强迫地要对方这样做,其实常常会有一些反效果。

末学举一个例子来说,

有一位莲友,她得了癌症,蔓延到整个腿都肿起来,皮都裂开,汤水从裂缝流出来,非常痛苦。

这位莲友平常为人很热心,也蛮热心助念。

她有一个儿子已经十七、八岁了,却还需要包尿布照顾。

到她临终之前,其他的莲友去看她,

她提到——她死了以后,不晓得谁要来照顾这个孩子?因为十七、八岁了还要换尿布,假如没有人照顾,那儿子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她心里蛮难过的,就掉眼泪,

莲友就跟她说:「啊,这什么时候了!你应该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个儿子就放下了!」

结果这位临终的莲友一听,整个人就像发狂一样,很激动的,就说:「我知道他不是你的儿子,你才说风凉话、说放下,要是你儿子的话,看你多会放下?!我不相信你多会放下!」

大家可别怪她会这么激动,她是在教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一个凡夫面对生死的痛苦、情感和无奈不舍。

因为大家不体谅她的心——她很痛苦的事,别人却好像很轻松,说风凉话的样子,她就很反感!

其实,以前她常为人助念,她自己也知道要万缘放下。这道理大家都听过,可是问题是——情感很深、很痛的地方,不是那么容易放下,这末学自己也有经验。

所以我们在劝临终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要体会他的情感,看他的程度。

我们要先自己反省一下,平常我们对这娑婆世界的“芝麻小事”都有意见,仅仅是别人的意见跟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难立刻就放下自己的意见。

一点点不重要的意见,都没有那么容易放下,何况要放下“所有的”意见?

尤其是在临终——那种最苦、又是最舍不得的时候。

我们可以假想,平常自己正有意见的时候,

别人来说:“你万缘放下,听我的,念佛!”

难道我们就肯这样放下吗?就这样念起“阿弥陀佛”来吗?心里不会又嘀嘀咕咕吗?不会跟他辩论起来吗?

由以上这个反省,我们就可以了解

——平常意见多、个性强的人最容易吃亏,临终的危险性很大!

平常地位越高、觉得自己越大的人,到时候堕落的可能性也越大!

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断气,平常一些“我相”啊、“我见”啊都不肯放,

就好像不肯解大便一样,谁敢说临终那一刹那,正好都可以放下呢?

 

点我:

相关文章

100%提升婚姻福报,找到你的命中注定

100%提升婚姻福报,找到你的命中注定

1、福报相当,才能做夫妻。福报是否相当可以从面相上解读(面相只是解读命运不能决定命运,如果被你锁定的未来配偶你很满意,但面相不好,如果你有信心,命运还是能改变的)...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行无缘大慈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行无缘大慈

  乐观法师:金山活佛(妙善法师)行无缘大慈  佛教古德有两句警语说:「出家人放逸懈怠,不可思议,出家人生发道心,亦不可思议。」这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出家比丘,如果不重道行,甚麽不好的事都可做出来,...

鉴因法师:助人成佛功德最大,普劝助念

鉴因法师:助人成佛功德最大,普劝助念

(一)普劝助念鉴因法师据观经云:中品下生以下之往生者,皆需遇善知识,为其开示,始能往生。又据无量寿经之三辈往生,皆需发无上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此无上菩提心,据昙...

雪漠:生命的宝藏,每个人都拥有

雪漠:生命的宝藏,每个人都拥有

生命的宝藏,每个人都拥有 你要用心灵感受世界,用心灵感受生活,用心灵感受生命本身,你要跟自己的灵魂对话,你要从各种生生灭灭的现象中归纳最朴素的真理,正如佛陀在...

大安法师: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大安法师: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学佛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多了,特别良好的势头是佛教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那么居士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去落实和传播佛...

海涛法师:有福德的罪人

海涛法师:有福德的罪人

  有一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当时聚集了一千两百五十位弟子、一万多个菩萨和各天界的无数圣贤众神,大家听闻佛法都心生欢喜。  说法到一半,佛陀突然问阿难:「你有见过年老长寿,而且具有福相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