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临终得闻佛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我们前面一段经文讲的是设供、读经、称佛名号,是家人代亡者修功德,所以必须要大做才能帮助亡者不堕恶道。这里是说的“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就能灭除无间重罪,这是亡者亲自听闻,所以功德更为殊胜。

青莲大师在《科注》中说,除五无间杀害之罪,这个除不是除了,就是去除,不是除了,不是除非的除,而是能够除掉的除。我们把这句经文给大家连贯的读一下大家就能明白,“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意思是说,能够除五无间的罪,那小小的恶业哪能堕恶趣?寻即,立刻就解脱了。这是青莲大师在《科注》中说的,我认为比较圆满的,把佛的功德全部展现出来了。因为读这一句佛号,只要你这一句佛号具足了信愿的心,这个闻就具足信愿,那么这一句念佛的心就是向佛学习之心,向佛学习之心就是要成佛的心、希望成佛的心。

师父讲过,我们众生本来具足佛性,大家都是平等的,只不过因为这个一念的无明、一念的妄想分别,而我们的佛性转化为业识了。当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我们本来清净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无二无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和佛是等无差别的。还有这个罪福都是自作自受的,你造的罪也是你自己受,你所修的福、你所念的佛、你的清净本性也是自修自得的。不是谁强加给你的。罪业本空由心造,心到空时罪也亡,这句佛号就是我们的性德,哪还有罪?当你用深信的心来念这一句佛号的时候,那这一句佛号就是我们的性德,以名召德。

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这个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个救命的木板,牢牢的不放,其心猛烈。承此功德,如汤销冰,能灭五无间之罪,那小小的恶业,就不会再堕落了。不会再堕落恶趣了,当然很快就会解脱。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亲闻,亲闻才能转业。这个闻包含了信的意思,深信,因为在临欲命终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要能亲闻的话,肯定他善根深厚。他对佛法会有一定的领悟,他会深信的,才能称为闻。这个时候他这一闻,马上他就得到受用。

我们说五逆十恶的人,得闻一佛名号都能了脱三恶道的苦。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信愿,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信愿,可以得生善道;念药师如来的名号,我们读《药师经》当中说过,如果还没有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药师佛也会同诸大菩萨,与观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虚空藏菩萨,等七位诸大菩萨,应该是同诸大菩萨,一起来迎接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

摘自 宏圆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方海权:这三个字,能产生很多功德

方海权:这三个字,能产生很多功德

  宽容心在俗法和出世法中,宽容心是非常伟大。原谅大众过失,容纳接受所有人,包容万类众生,这需要的是觉悟,内心的清净和慈悲。然很多人难以做到,当亲近善知识时,容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感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感恩

当年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瓷的,还有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根本瞧不起那只陶瓷罐,常常数落它。铁罐冲着陶瓷罐说:“你这个陶瓷罐子,你敢碰我吗?”“不敢,铁...

《江慎修居士选录》:逸牛寻仇张四儿(29-31)

《江慎修居士选录》:逸牛寻仇张四儿(29-31)

  内容:  29.逸牛寻仇张四儿  30.冥刑肿腿的茅氏子  31.劝悔免锯的衡州道人  29.逸牛寻仇张四儿  泸州人张四儿,家里以杀牛为业。某日,卫军马洋从家乡牵牛到泸洲时,牵牛的绳子忽然断...

大臣命终

大臣命终

  从前有一个国王和五个大臣。其中一个大臣一再请求佛陀到自己家中应供,佛陀都没有受请,因此拜托国王出面礼请。佛陀到他家后,跟众人说:“这个大臣今天将会命终,如此,则明日又有谁会奉佛植福呢?”  这...

回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回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很多佛教仪轨的最后都有回向文,其实就佛法的观点,我们在任何时候,做的任何功课、修行,都一定要记得做功德回向。回向的力量有多大,看看经典怎么说。广严城的饿鬼众佛陀在...

放生神奇的临界点,与改造命运可能出现的境界!

放生神奇的临界点,与改造命运可能出现的境界!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普贤警众偈》敬请常念:南 无 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