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切要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校。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往生,如寿未尽,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诚故,得蒙佛慈加被也。

复周孟由昆弟书

《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则夕死可矣。”谓为追求真理,死亦无憾的精神。

【画饼】1.画成的饼。比喻徒有虚名无补实用的人和物。2.喻落空的事情。

【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

求生西方的人,不可以怕死。如果今天死,就今天往生西方。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哪里可以说,今天要死了,还不愿死。既然贪恋六尘境界,不能放下。就会因贪成为障碍,净土的境界不现前,而随业受生在善恶道中的境就显现。境界出现,就随着业力受生在善恶道中了啊!往生西方,就成空想。所以修西方净土的人,今天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随我前世的业力,不去妄想分别计较。倘若信愿真切,报终命尽,神识马上超生到净土,业力凋谢在五浊世界。盛开九品莲花,授记一生作佛啊!

念佛人有病,应当一心等死,如果世寿没有尽,就能快速痊愈。因为全身放下念佛,最能够消除业障,业障消除,病就会好了。如果不放下,想要求病好。倘若不能好,那么决定没办法往生,因为不愿往生的缘故。这些道理不明白,还能够依仗佛陀的慈力吗?你母亲的病,应该努力劝她万缘放下,一心求往生,如果阳寿没有尽,求往生,反而能够快点好,因为心中至诚的缘故,得蒙佛陀慈悲加被。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学习①——“药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学习①——“药师”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所讲之经。这部经和《阿弥陀经》一样,是指导实践与应用的佛经,没有像《金刚经》、《心经》一样,对佛教理论作详尽论述,看起...

净空法师: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

净空法师: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

问:第三个问题,在法会当中,突然有众生附体,应如何应付?答:这个事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过。现在这个发生的机率好像有增长的趋势,在过去是很少见到,偶然会有遇到;现在在...

大龄剩女向观音菩萨求婚姻,果真两月内就如愿

大龄剩女向观音菩萨求婚姻,果真两月内就如愿

菩萨真的有求必应!作者 娜塔莎末学结婚已经两年多了,现在和老公生活甜蜜,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末学现在讲一下向菩萨祈求姻缘的过程,这也是末学答应过菩萨的,如果成了一定...

呷绒多吉上师:随时准备放下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随时准备放下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 (79)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放下呢?很简单,随时观察你生活里的一切,你有没有在意?如果有在意就是没有放下,如果没有在意就是放下了。比如,你...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

(七)梵志供养 随着佛陀年岁的增长,以及长期的劳顿,他的健康状况呈日益恶化的趋势。我们在《游行经》中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佛陀在行走的路上,经常要坐下来休息一会,...

黄柏霖警官:怎么样才能求得真实的学问

黄柏霖警官:怎么样才能求得真实的学问

宋朝的陈烈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对自己没有记性深以为苦,偶而读到《孟子》说了,做学问的方法没有其他的方法,只是希望将放失的心找回来而已。忽然体悟说,我的心无法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