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临终切要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校。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复高邵麟居士书一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往生,如寿未尽,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诚故,得蒙佛慈加被也。

复周孟由昆弟书

《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则夕死可矣。”谓为追求真理,死亦无憾的精神。

【画饼】1.画成的饼。比喻徒有虚名无补实用的人和物。2.喻落空的事情。

【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因烦恼能染污心,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惫。

求生西方的人,不可以怕死。如果今天死,就今天往生西方。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哪里可以说,今天要死了,还不愿死。既然贪恋六尘境界,不能放下。就会因贪成为障碍,净土的境界不现前,而随业受生在善恶道中的境就显现。境界出现,就随着业力受生在善恶道中了啊!往生西方,就成空想。所以修西方净土的人,今天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随我前世的业力,不去妄想分别计较。倘若信愿真切,报终命尽,神识马上超生到净土,业力凋谢在五浊世界。盛开九品莲花,授记一生作佛啊!

念佛人有病,应当一心等死,如果世寿没有尽,就能快速痊愈。因为全身放下念佛,最能够消除业障,业障消除,病就会好了。如果不放下,想要求病好。倘若不能好,那么决定没办法往生,因为不愿往生的缘故。这些道理不明白,还能够依仗佛陀的慈力吗?你母亲的病,应该努力劝她万缘放下,一心求往生,如果阳寿没有尽,求往生,反而能够快点好,因为心中至诚的缘故,得蒙佛陀慈悲加被。

 

点我:

相关文章

王雷泉教授:台湾佛教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

王雷泉教授:台湾佛教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

王雷泉:台湾佛教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  [编者按]台湾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会表示疑义。台湾佛教经验是否适用于大陆?此话说不好,也实在太敏感。1...

怡僧法师:佛教与宗教

怡僧法师:佛教与宗教

佛教与宗教   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神秘化信仰。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方面。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

被迫出​家的高僧

被迫出​家的高僧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三车和尚”,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路过一深山老林,见一茅屋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

宣化上人: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出家─最彻底的布施出世俗的家,出烦恼无明的家,出三界的家。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弟子们感到很疑惑,就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

生气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话,对自

生气的时候,心里默念一句​话,对自

心静气和,和气生财,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可当我们忍无可忍的时候,这脾气也不好控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不管好自己的脾气,难道我们要活在争恨,勾心斗角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