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法句经·世品第167偈颂)

  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

  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沙卡家里应供;维沙卡是一位虔信的近事女,每天早上、中午分别在家中安排五百比丘的座位,供养五百比丘吃早餐和午饭。

  长老在维沙卡家里吃了稀饭后,他把年轻比丘留下,自己再到其它信徒家里。此时维沙卡的孙女也帮忙行堂的事宜,当她在为年轻比丘倒水的时候,偶然在年轻比丘装着水的钵里看到自己的脸,她觉得很有趣,不觉就笑出声来,年轻比丘看到她笑,以为是对他笑,自己也跟着大声笑,谁知维沙卡的孙女看见年轻比丘笑,就骂道:“秃头驴!你笑什么?”

  年轻比丘听这一骂,也生气的反唇相讥:“你也是秃驴,你父母也是秃驴。”

  女孩被骂,就哭着去向祖母维沙卡“告状”,维沙卡来到年轻比丘的面前,看到他仍旧一脸怒容,就安慰他说:“师父,不要生气了,我的孙女看到剃光头、穿袈裟的比丘,都很尊敬的。”

  年轻比丘对维沙卡说:“我了解你说的,但我不懂你的孙女为什么要骂我秃驴,她不应该这样骂我的。”

  维沙卡无法为两人调解,不久长老回来了,了解事情的始末后,长老对年轻比丘说:“因为我们都是光头的缘故,她不是针对你一个人骂的,你不要介意。”

  年轻比丘生气的说道:“你应该教训他们才对,为什么还说我?你也是出家人,为什么偏袒他们呢?他们应该不应该叫我秃驴?你想想看!”

  此时,佛陀也来了,维沙卡将事实经过向佛陀说了一遍,佛陀思惟片刻,自忖道:“观此因缘,我如果偏袒年轻比丘,他马上会证初果。”

  于是佛陀决定偏袒年轻比丘,他故意对维沙卡说道:“维沙卡!你的孙女需要对一个光头的人说他是秃驴吗?”

  年轻比丘一听,怒气顿消,合掌向佛道:“世尊!还是您比较明理,长老和维沙卡都不清楚。”

  佛陀看了年轻比丘的脸色已经好转,才又正色说道:

  “有关男女欲望的玩笑是低级的、卑劣的。对低级的、卑劣的法,不要跟着它走;也不要整天放逸,迷迷糊糊过日子。

  这些都是邪见,只会增长世俗的生死轮回、不断地在生死苦海中流浪而已,不能解脱生死。”

  佛为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年轻比丘闻偈已,立即证得初果,与会大众亦同沾法益。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编者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 忏悔的力量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施一口水

施一口水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明达,只是堕入邪见,不相信善恶报应,说布施无益。舍利弗以慧眼观之,这个长者宿有大福,今得豪富,即往度之。舍利弗即以神足持钵到长者家,这时长者正...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覩,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却认为:“天底下最...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归向哪里?于是辞别母亲,出外寻师...